第75部分 (第1/4页)

“大姐放心,人已经进了平康坊。”

“那就好!”蒙面女子轻轻点头。提起衣裙迈步而去。临走的时候,瞧见了灞桥之侧,那辆来而复返的马车,目光转动,沉吟不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

送走了阚棱,谢逸和杜惜君乘车离开灞桥,返回长安城。

“三郎,阚大哥此去并州……”杜惜君时不时探窗回望。似乎颇为担心。

谢逸安慰道:“放心吧,没事的,也许阚大哥在并州还能成就一番事业,人生再有转机。”

“如果是这样最好!”杜惜君轻轻点头。悠悠道:“阚大哥给你说的那些话我都听见了,长安真的凶险吗?”

“表面上没有,但风险确实很多,这次的事情是个教训。必须吸取总结。”谢逸道:“没有权势实力,地位前程,甚至身家性命随时都握在旁人手中。这样可不行。

阚大哥说的没错,我们得培养经验一些自己的力量和实力,并准备一些后路,以备不时之需。”

听过阚棱的提醒,谢逸明确意识到一点,李世民不杀自己,并愿意为杜伏威平反,不见得是因为他的宽恕和仁德。

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自己有价值,现在和将来有利用价值。

朝堂上大部分的臣子处境和自己一样,都是因为他们对朝廷,对李唐王朝有用处,所以荣宠不断,身居高位。

可一旦犯错,惹的龙颜大怒,并失去利用价值的时候,轻则失去地位荣宠,重则丢掉小命。

真正不惧皇权的,或者不那么惧怕皇权的,就是那些世家门阀了。不是因为他们历史悠久,名气大,而是他们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强大到让皇帝忌惮,不敢轻举妄动。

荥阳郑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当年隐太子李建成的岳家和坚定支持者,按理说是玄武门之变后重点打击,甚至拔出的对象。

可实际上,这些年除了受到些冷遇之外,李世民敢对郑家怎样?等熬过了这段时日,郑家依旧能够重新崛起。

短时间成为门阀不可能,但聚集一定实力是可行的。

借助皇帝的青睐和宠信巩固地位,来对付其他敌人;但李世民这个掌握自己生死的“敌人”,则需另想办法应对。

当有一天,自己的实力和重要性已经大到让他不得不倚重,不得不忌惮时,他还会轻举妄动,动辄打杀吗?

当然了,三十六计走为上。

初唐社会安定,造反是没什么成功的可能性,万一惹毛了李世民,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那就只能跑路了。

培植力量,留后路,阚棱的建议十分中肯。

谢逸不由觉得,过去的自己思维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着眼未来,关注在李治身上的投资。

但具体情形时,历史可能存在变数,李治能否登上皇位未必是必然;纵然可以,自己能不能活到那时候也是个问题。

所以,为了将来能在大唐享福,现在必须要努力从容地活下去。

不被“利用”是不可能的,若非如此,如何从李二陛下和大唐朝廷借力壮大呢?

至于接下来……

这两个叫夜北和雪殇的人必须尽快招募到长安,除了加强自卫的武力外,收集消息,刺探情报,还有铺设渠道后路等事情,也必须尽快着手。

诚如阚棱所言,这些事必须交给绝对信得过的亲信打理,自己要应付朝堂诸事,恐怕是忙不过来。

杜惜君自然是完全可信,但她在这方面缺乏足够的才能,至于其他人……最亲近的大概算是陆通、陆安父子了,但这般要紧,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能信得过他们吗?而且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能耐。

思来想去,谢逸想到了一个人——郑丽琬。

一个美貌与智慧并存,才智谋略高远,堪称闺中诸葛的女子,自然能够打理好这些事。

至于信任问题,只要她成为谢家之妇,自当出嫁从夫,自然信得过。

所以求亲之事,似乎刻不容缓。

……(未完待续。。)

第一五二章 最佳媒人

丰乐坊,郑宅!

春暖花开,园中花木竞相绽放,郑丽琬款款漫步园中。

绝美的容颜与娇艳的花朵相映成趣,人比花娇。

最近这段时日她很少出门,大概是因为先前一段时间出门太过频繁的缘故;或许也是顾虑长安城里,尚未平息的流言吧!

绝姝不出门,犹知天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