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那末,另一人要说:“不论有形无形之物,统名为天地,是很恰当的;甚至天主在智慧中,即在‘元始’中创造的一切,也可以用这两字包括起来。但既然一切不是从天主的本体,而是从空无所有中创造,和天主不同,则一切都有某种可变性,但有的是存在而不变,如‘天主永远的居处’,有的是不断变化,如人的灵魂和肉体;所谓‘混沌空虚的地’和‘深渊上面的黑暗’是指一切可见不可见之物的共同原质,这原质未具形相而能接受形相,从此形成了天地,即一切有形无形的、已具形相的受造物;二者的区别是:”混沌空虚的地‘是指未显形相的物质本原,而’深渊上面的黑暗‘则指飘忽不定、未受约束,未受智慧照耀的精神原素“。

还可能有人说:“读到‘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天地二字并不指完善成形的可见与不可见之物,而是指万物尚未成形的胚胎、是指能接受一切形相、能用以制造一切的原质,虽未有清楚的特性与形相,但已粗具端倪,依照性质区分之后,天是指精神的受造物,地是物质的受造物。”

十八

听取并研究了以上各种解释,我不原“作文字上的争辩,因为一无好处,徒乱人意”。“法律是有利于我们的进修,只要引用合理,因为法律的目的是爱,这爱出自光明纯洁的心地和无邪的信仰。”'24'而我们的导师已把全部法律与先知总括在两项命令中。'25'我的天主,我双目在黑暗中的光明,只要我真诚地向你忏悔,那末圣经上的这些话既然是真实的,即使有种种解释,对我有什么关系?别人认为一种不同于我的见解是圣经作者的本意,为我有什么关系?我们读圣经时,都力求理会真义,既然我们相信作者真实无妄,则我们确知或认为是错误的,我们决不敢想像作者会如此说的。既然我们都力求在圣经中领会作者的真义,而如果你、一切真诚无妄者的光明,你启示我们某一种见解是正确的,即使这并非作者的本意,而作者的本意即使不同,也属正确,这有什么不好呢?

十九

因为,主,确无可疑的是:你创造了天地。确无可疑的是:“元始”即是你的智慧,在智慧之中,你创造了一切。确无可疑的是:这有形可见的世界分为西部分,用天地二字可以总括你所造的一切。确无可疑的是:在我们意识中,一切可变的东西,是具有形相方面的某种欠缺,因此能够接受形相,亦能改变形相。确无可疑的是:凡与不变的形相紧密结合的,便不受时间的影响,即使本身可能变化,而事实不会改变。确无可疑的是:未具形相的物质,近乎空虚,也不能有时间的变迁。确无可疑的是:物质造成一样东西,按照习惯,能用成品的名称称原来的物质,因此造成天地的任何无形物质也能称为天地。确无可疑的是:在成形的东西中,没有比“地”和“深渊”更接近于无形相的原质。确无可疑的是:不仅一切已造的和已成形的东西是出于你的创造,甚至可能创造和可能成形的东西,都可能由你创造,因为一切来自你。确无可疑的是:凡从无形以至成形,一定先是没有形相,然后接受形相。

二十

凡不怀疑以上各项真理的人,凡蒙受你的恩赐,内心能看到这些真理的人,凡坚信摩西是遵照真理之神而说话的人,在这些真理中选择了一项说:“在元始天主创造了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有理智的和可感觉的,或精神和物质的世界。另一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整个物质世界,包括一切显而易见的、熟悉的东西。第三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精神和物质世界的未显形相的原质。第四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和他同属永恒的“道”中,创造了物质世界的无形物质,那时天地还是一片混沌,以后区分而成为我们感觉到的大块文章。第五人说:“在元始天主创造天地”,就是说天主在造化工程的开始,创造了粗具天地规模的无形物质,天地由此形成,截然分清,包括所复载的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

对于下一句的解释也是如此。在各种正确的意义中,有人采用这一点说:“地是混沌空虚,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是指天主所造物质的东西,是物质世界不具形相、无组织、无光明的原质。另一人说:“地是混沌空虚,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是指整个名为天地的东西,是未赋形相、未受光明的物质,从此造成了物质的天地和天地间一切可感觉的在西。另一人说:“地是混沌空虚,深渊上面是一片黑暗”,是指整个名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