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 (第1/4页)

共同构成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那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到黄河,号称“八百里秦川”。

长安更是中国的地理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而更令太史慈看重的乃是长安的对外意义,自古以来,我华夏民族就不断遭到外族的侵略,北方的少数民族就像是那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根本就是在野火焚烧下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而每个朝代又在“兵者不祥”的说法下一只消极防守,战胜则苟且一时平安,战败则以本国女子婚配外邦可汗以求苟延残喘。太史慈此刻虽然对自己的敌人变得冷酷异常,无所不用其极,但作为华夏民族的热血男儿,太史慈岂会坐视这种局面,天下的太平不应当在女人的胸膛之上,而在我大汉民族的马背和军刀上。

想到这里,太史慈转过头来看了看远远跟在后面的徐州军队,那辆曹玲乘坐的马车是那样的醒目鲜明,心中微叹,用女人来化解战争和危机,这种方法不及对外,对内也是一样,看来曹玲是要被牺牲定了。

太史慈一开始想要利用曹豹的女儿,重现王允的计策,虽然看似残忍,但是从另一面说,太史慈这也是为了曹玲好,跟着董卓不会有好下场的,可是若是能令曹玲和吕布扯上关系,这对曹玲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吕布可以保护曹玲很长时间,就像历史上的貂蝉一样。

但是自从那天晚上后,太史慈有点犹豫起来,觉得自己这般利用曹玲实在是卑鄙之极。而且要用美人计的话,长安的美人大把有的卖,不一定非要用曹玲,而且现在历史已经改变,王允未死,那就是说王允早晚会动手的,为何自己要利用曹玲呢?但是太史又不知道能否阻止曹豹这种利用女儿的行为,若是自己无力阻止,倒还不如按照原计划进行,免得曹玲和董卓一起死。

自从那天晚上之后,自己就再也未见过曹玲,不过太史慈却知道这个曹玲对自己有点情愫暗生,但太史慈知道那仅仅是一种小女孩儿对大英雄崇拜的心理在作祟罢了,并非是真正的喜欢,这段情感应该很快就会过去。

算了,人世间原本就有许多的无可奈何,自己又何必强求呢?自己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乃是挟持汉献帝,只要有了皇命在手,自己就有了争霸天下的理由。看看身边神情有些激动的刘备,太史慈心中知道,自己此来长安敌人多多。

可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的精彩就在于我们有着茫不可测的命运,并且可以让我们全情享受。

长安,我来了!

第二部 天下 第一卷 第十一章 蔡府

转眼间,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长安城外,虽然那城墙已经有些残破,但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辉煌之气却从砖缝中扑面而来。这些城墙厚而高,城前的壕池既深又广,确是这时代最佳的防敌设施,远处则大河环绕,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他们的到来马上引起了城头守军的注意,不多时,城门大开,出城迎接太史慈等人的乃是一个细长眼睛的文士,目光闪烁,显然是满肚子鬼蜮伎俩之辈。要不是气度稍差,而且代表官职的衣服不对,否则太史慈会以为此人便是李儒。

双方下马。太史慈和刘备陈登等人大踏步上前,对面的文士迫出笑声,对着众人笑道:“本人乃是丞相手下的谋臣,李肃是也。”

太史慈心中道:原来是短命鬼李肃啊,表面却笑道:“原来是李肃大人,青州使者虞翻见过大人。”刘备和陈登也报上姓名。

李肃闻听太史慈报上“虞翻”的姓名后,双木马上一亮,拉住太史慈的手,呵呵笑道:“原来是虞翻先生,在下久仰大名,来来来,请这边走,我们日后还要多加亲近。”在神态之间显然对太史慈的是亲热非常,至于刘备和陈登,则完全被李肃晾在了一旁,刘备还好一点,李肃还和他搭讪几句,可是陈登则完全杯李肃冷淡了。

太史慈偷偷看了身后面色不好的陈登,和不动神色的刘备,心道:所谓弱国无外交,虽然自己现在仅仅是出使长安,还谈不上是外交,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是一样的,在李肃的眼里,虞翻代表的是太史慈,而太史慈乃是中原的霸主,是天底下最有实力的人,所以李肃巴结自己装扮的虞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至于李肃说的“久仰久仰”,那简直就是在扯淡,虞翻现在哪里有什么名声,李肃这么说只不过是套近乎而已。刘备不管怎么说代表的是刘虞,刘虞虽然声望很大,但是实力却无法和太史慈相比,但仍不可小觑,所以李肃也不会太过怠慢,倒是那个陈登,本身徐州实力并不是很强劲,而且徐州和太史慈的关系有一段时间不好乃是尽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