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百姓们也在静静地听着,他们觉得有一种莫名的东西在自己的心得发酵。

太史慈凛然道:“也许这场战争要打很久,但终有结束的一天,到那时,脱掉铠甲放下武器的我还不是与大家一样?今天,我和乡勇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母亲和家人冲锋陷阵,你们就能坐视自己的家人死在战乱中吗?”

百姓们开始交头接耳,继而居然露出了兴奋的表情。他们觉得太史慈说得对!

王豹的眼睛湿润起来了,也许只有这个有“天下事,民为本”思想的墨门子弟才会明白太史慈的心胸,什么“爱民如子”,那还是把百姓当儿子!可太史慈不一样,太史慈认为自己就是百姓!这不就是自己老师想要找的人吗?

“得民心者得天下”当然对,不过如果自己就是百姓中的一个,那自己岂非就是民心?因为这样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出身!

不知何时来到人群中看到太史慈和王豹连番精彩表演的伊籍此时却微皱眉头,显是不满意太史慈把自己混同于百姓,不过眼下见太史慈几句话就弄得军心民心士气大振,虽不赞同太史慈的说法,但仍然暗叫一声“漂亮”。

太史慈又指着城外要进城的百姓道:“这些乡亲何尝不是我大汉的子民,现在那些有钱有粮有兵的世家大族们已经跑的不知所踪,我们自己只有靠自己了,我太史慈又岂不知都一个人就多一份力的道理?可是大家应该看到了,黄县装不下这么多的人了。城外的百姓进不来,难道让他们在城外等死吗?所以我才要与王豹将军各守一城,把帏县也变的安全起来,能给这些进不来城的百姓一个安身之处。并非是我太史慈要弃大家而去!”

顿了一顿,道:“我太史慈初上战场时是单枪匹马,到了曲成,就有五百名兄弟跟定了我,现在更有三千多人听我指挥,表面上看起来我太史慈威风凛凛,甚至有人叫我什么‘战神’。可大家想想,如果这黄县只有我太史慈一个人,这黄县能守得住吗?真当我是神仙啊!”

百姓哄然大笑。

太史慈肃容道:“须知在今日之黄县,不过是我们自己在救自己罢了!要守住这黄县和帏县,单靠这三千个乡勇士不够的!今天我太史慈要出黄县,你们不明真相地苦苦劝我,当真令太史慈感动非常,可见是把黄县当成自己的家。我太史慈又何能例外?要知我的母亲此刻就在黄县,岂能缺少你们的保护?黄县的百姓们,为了我们的母亲和家人,作战吧!”说到后来声音清越超拔、响彻云霄!

百姓们都知道太史慈是位孝子,闻听此言感动非常,要知汉代本就是一个崇尚孝义的朝代,太史慈的这番话是非常有蛊惑力和煽动性的。

王豹趁机举拳吼道:“为家而战,万胜!”

霎时,士兵们齐声怒吼道“为家而战,万胜!”

百姓们一愣,继而狂热吼道:“为家而战,万胜!”

太史慈欣慰地看着眼前的场面,不管这么说,自己的种子已经播种下了第一批!眼前的百姓至少已经朦朦胧胧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了!

百姓现在有种受宠若惊甚至诚惶诚恐的感觉。可是偏又觉得太史慈说的字字有理,兴奋和紧张让不少人颤抖起来!

……我们是一样的人,太史将军是为我们而存在的,自己的家园要自己保护……

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所有人的体内澎湃。

我们不是丧家之犬!我们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园,为了保护家而死!!

乔肃明显感到事情的发展越来越不受控制了,虽然士气和民心高涨,可是这太史慈说的是什么话?简直就没有把大汉朝廷放在眼里,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却又忍下了,毕竟人在矮檐下,不敢不低头,怕死的乔肃根本就把太史慈当成了救命的稻草,此刻太史慈说什么他都不会反对。

太史慈看着乔肃欲言又止的样子,心中暗笑,表面却正容道:“当然,万事都要有一个领头的人,这黄县的安全当然要我们都放心的王豹将军来负责。不知大家有什么意见?”

百姓在情绪高涨下,自是齐声应允。更何况王豹刚才那刚直不阿,执法必公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自是对他这位由太史慈推荐的将军十分的信任。

其实太史慈心中明白,眼前的这种形势在平日里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因为中国百姓早已被奴性文化教育的安分守己,只要能活下去他们就不会反抗,也没有自己的思维。

历史上的刘备在新野时就被百姓称颂:“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