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化为双鹤,不绝往来。忽一旦,一鹤为人所害,其一鹤,岁常哀鸣。至今响动岩谷,莫知其年岁也。」

十五

豫章新喻县男子,见田中有六七女,皆衣毛衣。不知是鸟。匍匐往,得其一女所解毛衣,取藏之。即往就诸鸟,诸鸟各飞去,一鸟独不得去,男子取以为妇,生三女。其母后使女问父,知衣在积稻下,得之,衣而飞去。后复以迎三女,女亦得飞去。

十六

汉灵帝时,江夏黄氏之母,浴盘水中,久而不起,变为鼋矣。婢惊走告。比家人来,鼋转入深渊。其后时时出见。初浴簪一银钗,犹在其首。于是黄氏累世不敢食鼋肉。

十七

魏黄初中,清河宋士宗母,夏天于浴室里浴,遣家中大小悉出,独在室中良久。家人不解其意,于壁穿中窥之,不见人体,见盆水中有一大鳖。遂开户,大小悉入,了不与人相承。尝先着银钗,犹在头上。相与守之啼泣,无可奈何。意欲求去,永不可留。视之积日,转懈,自捉出户外,其去甚驶,逐之不及,遂便入水。后数日,忽还。巡行宅舍,如平生,了无所言而去。时人谓士宗应行丧治服。士宗以母形虽变,而生理尚存,竟不治丧。此与江夏黄母相似。

十八

吴孙皓宝鼎元年六月晦,丹阳宣骞母,年八十矣,亦因洗浴,化为鼋。其状如黄氏。骞兄弟四人,闭户卫之。掘堂上作大坎,泻水其中。鼋入坎游戏,一二日间,恒延颈外望。伺户小开,便轮转自跃,入于深渊。遂不复还。

十九

汉献帝建安中,东郡民家有怪。无故瓮器自发,訇訇作声,若有人击。盘案在前,忽然便失。鸡生子,辄失去。如是数岁,人甚恶之。乃多作美食,覆盖,着一室中。阴藏户间,窥伺之。果复重来,发声如前。闻便闭户,周旋室中,了无所见。乃闇以杖挝之,良久,于室隅间有所中。便闻呻吟之声曰:「哊,哊,宜死。」开户视之,得一老翁,可百余岁,言语了不相当,貌状颇类于兽。遂行推问,乃于数里外得其家,云:「失来十馀年。」得之哀喜。后岁余,复失之。闻陈留界复有怪如此,时人咸以为此翁。

【卷十五】

秦始皇时,有王道平,长安人也。少时,与同村人唐叔偕女,小名父喻,容色俱美,誓为夫妇。寻王道平被差征伐,落堕南国,九年不归。父母见女长成,即聘与刘祥为妻。女与道平言誓甚重,不肯改事。父母逼迫不免,出嫁刘祥。经三年,忽忽不乐,常思道平,忿怨之深,悒悒而死。死经三年,平还家,乃诘邻人:「此女安在?」邻人云:「此女意在于君,被父母凌逼,嫁与刘祥。今已死矣。」平问:「墓在何处?」邻人引往墓所。平悲号哽咽,三呼女名,绕墓悲苦,不能自止。平乃祝曰:「我与汝立誓天地,保其终身。岂料官有牵缠,致令乖隔,使汝父母与刘祥;既不契于初心,生死永诀。然汝有灵圣,使我见汝生平之面。若无神灵,从兹而别。」言讫,又复哀泣。逡巡,其女魂自墓出,问平:「何处而来?良久契阔。与君誓为夫妇,以结终身,父母强逼,乃出聘刘祥,已经三年,日夕忆君,结恨致死,乖隔幽途。然念君宿念不忘,再求相慰,妾身未损,可以再生,还为夫妇。且速开冢破棺,出我即活。」平审言,乃启墓门,扪看其女,果活。乃结束随平还家。其夫刘祥,闻之惊怪,申诉于州县。检律断之,无条,乃录状奏王。王断归道平为妻。寿一百三十岁。实谓精诚贯于天地,而获感应如此。

晋武帝世,河间郡有男女私悦,许相配适。寻而男从军,积年不归。女家更欲适之。女不愿行,父母逼之,不得已而去。寻病死。其男戍还,问女所在。其家具说之。乃至冢,欲哭之尽哀,而不胜其情。遂发讵棺,女即苏活,因负还家。将养数日,平复如初。后夫闻,乃往求之。其人不还,曰:「卿妇已死,天下岂闻死人可复活耶?此天赐我,非卿妇也。」于是相讼。郡县不能决,以谳廷尉。秘书郎王导奏:「以精诚之至,感于天地,故死而更生。此非常事,不得以常礼断之。请还开冢者。」朝廷从其议。

汉献帝建安中,南阳贾偶,字文合,得病而亡。时有吏将诣太山,司命阅簿,谓吏曰:「当召某郡文合,何以召此人,可速遣之。」时日暮,遂至郭外树下宿。见一年少女独行。文合问曰:「子类衣冠,何乃徒步?姓字为谁」女曰:「某三河人,父见为弋阳令,昨被召来,今却得还。遇日暮,惧获瓜田李下之讥。望君之容,必是贤者,是以停留,依凭左右。」文合曰:「悦子之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