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百花齐放,良性竞争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林子轩给赛珍珠开出的条件是在编书期间每月300块钱,作为预支的稿酬,以后从版税中扣除,这是为了让她能安心的编书,不用太过为钱财困扰。

否则,一个整日忙碌的人很难编写出高质量的图书来。

而且,等到书籍出版后还有百分之十的版税。

这完全是业内的良心价了。

对于教科书的出版,在业界一般是给予编写者一笔较大的稿酬,一次性买断,不给予编写者版税。

这是因为一旦图书被教育部或者学校选中,成为教科书,将会有巨大的发行量,也会给编写者带来巨额的版税收入。

在这个时代,小说类图书的版税大概在百分之十五左右<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教科书没有先例,林子轩给了赛珍珠百分之十的版税。

他觉得这个女人正处在困难时期,能帮就帮一把,如果英语读物真的能推广到学校里,那万象书局才是最大的赢家。

出版教科书一向是大型书局的专利,万象书局只要能分一杯羹,就有了飞速发展的契机。

何况和一个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打好关系,有利无害。

林子轩在信中鼓励赛珍珠继续写作,愿意为她出版小说,甚至可以替她介绍美国的出版商,并以自己在美国取得成功作为例子。

俨然一副文学导师的模样。

想想以后即便自己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也可以说自己培养出来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似乎后者给人的感觉更嚣张一些。

当然,在获得赛珍珠感激的同时,如果能收获高额的回报就更好了。

在南京金陵大学一幢单门独院的小楼内,赛珍珠看着手中的信件,陷入沉思。

这几年来,她过的并不容易,她的丈夫性格严肃,是一位研究农业的专家,埋首研究从而忽视了家庭。

她的女儿身患重病,在去年,她的母亲也因病离世。

接连的打击让她不堪重负。

看到林子轩的鼓励,她觉得或许自己应该写一本小说来纪念她的母亲和她这些年在中国的岁月,同时也让自己有个抒发情感的渠道。

于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异邦客》就这样问世了,从此开启了赛珍珠的写作之路。

她在心里自然是感激林子轩的,所以在她的小说中男主人公总带有一丝林子轩的影子。

经过一年的市场培养,流行歌曲逐渐在全国铺展开来,其他的唱片公司也开始尝试制作。

但一些小型的唱片公司只是翻唱百代的唱片,曲调歌词都一样,仅仅换了一个人演唱。

在中国,流行歌曲是新鲜事物,还没有音乐方面的版权保护,根本没办法追究,翻唱和盗版屡见不鲜。

而且这样的唱片价格低廉,这严重影响到正版唱片的销量。

一般来说,新唱片出来半个月内就会有盗版,这是因为在这个年代制作唱片需要这么长的周期,这不是后世的影碟,直接刻录,分分钟搞定。

所以,新唱片的销量就看前半个月的数据了,一旦盗版出来,销量会急剧下降。

一个月后就差不多可以下架了,只有较为偏远的地方还有市场。

这不是林子轩能够预料的,他从唱片中抽取提成的做法恐怕行不通了,除非唱片的销量能够逆天。

随着明月歌舞团的火爆,各地的剧团也开始竞相模仿起来,抢占本地的市场<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不过因为他们没有孟晓冬坐镇,没有炫丽的舞台设计,没有精心排练的舞蹈,所以在名气上无法和明月歌舞团相比。

然而,明月歌舞团不能只有一个孟晓冬,还需要有其他的歌唱明星。

此时的孟晓冬早已没有了生活的压力,随着名气的增加,变得更为霸气起来,要求也更加多了,林子轩觉得当初给她的抽成太高了。

这个小姑娘别看只有十五岁,可久在戏班生活,心性成熟,知道如何给自己争取更好的利益,心思很重。

在林子轩面前,她还是很听话,但在歌舞团里,就是大姐大一样的人物。

这在戏班里很常见,那些名角们都有特殊的待遇,地位分明,就算是戏班班主,对名角们也是颇为恭敬。

在梨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