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头条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一曲结束,林子轩离开宋家三小姐,朝着自己那个圈子走去。

那里有平禁亚和郑证秋等人,正在围绕着胡拾交谈。

胡拾有种西方绅士的派头,讲话很有感染力,是那种在任何场合都能成为主角的人物。

林子轩相对来说年轻了一些,暂时缺少一种掌控全场的能力,但也不会被人忽视。

平禁亚是万象书局实际的负责人,对于出版新文学书籍的兴趣不大,不过如果能把胡拾拉到万象书局来,能为书局增加极大的名气。

每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招牌作家,出版社为作家卖力宣传,作家给出版社带来声誉。

这是双赢的事情。

如今万象书局的招牌作家是林子轩,如果再加上胡拾,那就更好了。

所以,平禁亚对胡拾颇为热情。

他已经从鸳鸯蝴蝶派作家的身份成功转变成了出版界的精英人物,眼光也不再局限于作家圈子,而是朝着实业家的方向发展<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至于郑证秋,经过《大闹天宫》之后,他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电影导演。

他逐渐完善了一套自己拍摄电影的理念,在《三打白骨精》拍摄完成后,他就不会继续拍摄这个系列了,重复对他来说没有意义。

他要拍摄自己想拍的电影。

林子轩对此表示理解,大师和学徒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自己的想法。

中国电影不仅需要商业片,也需要内容深刻的文艺片,虽然文艺片会赔本,但值得尝试。

正在众人闲聊的时候,徐至摩带着创造社的三人走了过来。

在这场聚会上,创造社的三人较为孤立。

他们得罪了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得罪了文学研究会的成员,得罪了上海的不少媒体。

他们自诩为天才,认为所有人都是错的。只有他们是对的,他们要创造未来。

“我们自我创造的工程。便从你贪懒好闲的第七天上做起。”

这是1923年5月13日郭沫偌所写的《创造周报》发刊词,叫做《创世工程之第七日》。

他认为上帝创造世界太不负责任了,他要接替上帝来继续创造这个世界。

这个发刊词和诗集《女神》一样,都充满了改天换地的豪情,那种掌控一切,改造一切的精神喷薄而出,似乎天地伟力齐聚于他的身上,他就是新的造物主。

由此可以看出。郭沫偌有种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古代可以称之为狂士。

但不可否认,创造社的人都很有文学才华,郭沫偌的《女神》,郁达浮的《沉沦》,成仿伍的文学评论,在这个时代,都极为出色,不可取代。

徐至摩和郁达浮有渊源,就把创造社的人介绍了过来。

在这种公开的场合。什么矛盾都可以暂且放下,大家来这里是交朋友的,不是打架的。

但现场的氛围难免怪异。在场的人大都知道林子轩和郭沫偌的矛盾,虽然林子轩并不在乎,可其他人不这么看。

徐至摩为了活跃气氛,谈起了诗歌的话题,认为郭沫偌的《女神》很有浪漫主义色彩。

“以前我想评《女神》,便拿来读了几日,的确很有特色。”胡拾接着话茬说道。

郭沫偌听了以后很是欣喜,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动作,他走上前。抱起胡拾,亲了胡拾的脸颊。

这个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所有人惊讶不已。胡拾也愣在当场。

在国外,这种表示亲密的方式叫做贴面礼。但在中国还不流行,特别是两个男人之间。

“我只是感到太荣幸了。”郭沫偌笑着说道。

“我也很荣幸<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胡拾反应过来,苦笑道。

这个小插曲倒是冲淡了原本尴尬的氛围,众人聊起其他的话题,倒也很投机。

林子轩看着“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两人,不由得摇了摇头,他知道这都是假象,郭沫偌和胡拾的恩怨才刚刚开始。

郭沫偌号称专业黑胡三十年,这绝不是说说而已。

从批判胡拾的“整理国故”开始,他们在传统文化上、学术思想上、历史考据上各方面都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这还不算完,郭沫偌还编辑出版了八册的《胡拾思想批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