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少女情怀总是诗 (第1/2页)

好书推荐: 究极原创世纪

林子轩想到的是后世那部《这个杀手不太冷》,讲了一个杀手和小女孩之间朦胧的感情。

他当然不会作死的这么照抄,这个时代还接受不了这种“洛丽塔”式的故事,就算是在后世对这个情节也是非议不断。

或许只有法国人才敢这么大胆的处理,他们以艺术的名义敢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

林子轩会把杀手和小女孩的关系处理成父女间的依恋,这样更能被观众理解。

这部《杀手李昂》的重点讲的是“救赎”的话题。

李昂是一个孤僻而独特的杀手。

他杀人的手段娴熟高超,为人却非常孤僻,他喜欢喝牛奶,喜欢养一盆绿萝,喜欢一个人在戏院里看电影,过着孤独而简单的生活<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马蒂娜是女校的一名普通学生,她有一个乱糟糟的家庭,正处在叛逆的年纪,不喜欢上学,不喜欢这个家庭。

她的父亲是社会上的小混混,吞掉了老大的一笔大烟,被老大查出来,杀了他全家。

关键时刻,李昂出于善心,救了前来求助的马蒂娜,两人开始了一段共同的生活。

林子轩不会把警察当作反派,他要考虑租界巡捕房的影响力,如果他真的按照后世的剧本那么抹黑租界的巡捕,影片在租界被禁映的可能性很大。

虽然在这个时代的上海滩,巡捕的确*和滥用职权,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可你拍成电影就是自找麻烦了。

李昂和马蒂娜两个性格迥异的人生活在了一起,一个沉默木讷,一个活泼好动。

小女孩马蒂娜要为家里人报仇,李昂则教马蹄娜练习开枪。他们互相影响,逐渐改变,关系越来越密切。彼此牵绊。

最后,李昂死掉。而马蹄娜回到了女校继续上学。

“为什么两人没有都活下来?”看了剧本大纲的阮玲钰不解道,“观众不是都喜欢看大团圆的结局么?”

“因为悲剧更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林子轩如此说道。

其实,他觉得这是法国人的矫情,法国人认为这样的结局够文艺,够有内涵。

如果是一位好莱坞导演拍摄这部影片,肯定是大团圆的结局,就算不是大团圆,也不会让男主角这么轻易的死掉。

这部《杀手李昂》要进行东方化。需要改动的地方很多,不少桥段和台词都要重新设计,既要符合东方人的保守观念,又要考虑到西方社会的接受程度。

林子轩要把剧本认真的打磨一番,还要不时的和阮玲钰商量。

她已经放假了,也算是给她找点事情做,她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她这个年纪的台词。

至于影片的男主角,他决定自己来演,玩一次票。

这部电影的重点是打开欧美市场,可以利用他的知名度为电影打广告。

反正这个杀手比较冷酷。没什么面部表情,演绎的难度不大,主要还是看阮玲钰的表演。

对此阮玲钰非常高兴。积极的参与到剧本的创作中来,在林子轩提供的大纲基础上,想出了不少有意思的剧情,展现了她电影创作方面的才华。

她内心较为敏感,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

而且,阮玲钰觉得自己就像是剧本中的马蒂娜一样,被林子轩解救出来,对他产生了依恋的感情,这种感情她一直藏在心里。这次看到剧本才恍然发觉。

难道这只是类似父女之间的依恋么?

她的父亲早逝,母女相依为命。没有机会感受到父爱的温暖,一直都处在缺乏安全感的状态之中<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小心翼翼的生活着。

直到林子轩出现在她的生活里,有了林子轩为她遮风挡雨,她觉得心里踏实了。

或许真的只是依恋吧!

阮玲钰躺在床上,想着剧本中的故事,期盼着早日开始拍摄,虽然是假的,可只要能和林子轩一起演上一遍,她就心满意足了。

这样想着,她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她成了马蒂娜,生活在闸北区的华界,有一个不讲理的姐姐,和一个可爱的弟弟,因为是女儿,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她对生活非常失望,不想上学。

她的邻居是个奇怪的男人,总是独来独来,不苟言笑。

马蒂娜对这个邻居很好奇,总想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