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寒北 (第1/2页)

《破阵曲》最快更新 [aishu55.cc]

他回头看向许瞻,心中微诧,调转方向走回去,“许相留下官有要事?”

许瞻没有回答,自顾自坐下,又示意他坐。

宁深顺从坐回位置,听他道:“众臣皆道以小利打发突厥,伺日后追击,唯独你令我意外。”

宁深抬眼,敬声道:“许相也与李大人的想法一致?”

“非也。依我看,是你的法子更合适。”

许瞻笑望他一眼,“阁老们老了,我也老了,难免有时糊涂,日后的朝堂还是要指望你们年轻人。”

“许相折煞了。”

宁深推辞,对许瞻的支持颇为意外,问道:“恕下官愚昧,大魏与突厥积怨已久,此次突厥战败,朝中大人多数主张乘胜追击,方才子沉之语,少不得要被议论心慈手软,为何许相愿意支持?”

在他来文渊阁之前,就预想到了方才的情况。自己的主张在众人看来难以理解,就连自己的老师严庚祥,方才也没有绝言支持。

他本想着尽力而为,不成也在情理之中,现在竟受到了首辅的认可。

许瞻在内阁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了他的态度,基本就是定下了。

“那日突厥战败是因援军未能赶到,他们在北面还有多少兵力,我们并不知晓,贸然追击不妥。”

许瞻微顿,继续道:“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今日之局面已是理想,若我们紧逼不舍,与突厥争个两败俱伤,东瀛和西域诸国正虎视眈眈,岂非叫他们渔翁得利。”

“众位阁老欲使西北大营再度出兵攻打突厥,无非是想着乘胜追击,扼杀突厥东山再起的可能。然如今夏日将过,北地一日比一日寒凉,到时战事难以停止,边疆冰天雪地,我军未必能敌手。倒不如以商止戈,与之通商互市,也好充实国库,休养生息,让边疆百姓好过些。”

宁深拱手:“许相思虑周全,下官受教。”

许家与李家曾为姻亲,后来却越来越淡,就如寻常点头之交一般,渐渐走上了两条不同的路。许家子弟谦恭谨慎,名声极好,李氏却嚣张跋扈,大行结党,许瞻和李士荣这两位家主的行事作风也背道而驰。

许瞻面色随和,道:“此事你不必再忧心,我会说服他们,早些回府吧。”

待宁深走后,许瞻也乘马车离开。

车轮辘辘向前,小厮凑近马车好似禀了什么,他未掀帐帘,声音从里面低低传来。

“我自有打算,让他不必再管。”

---

“陛下,都督府来人了。”正殿里,照水轻声步至朱缨身侧,禀报道。

“都督府?”朱缨垂眼正批奏折,手中朱笔未停,低低响起的声中略有疑惑,“谢韫人呢?”

她脑中想着政事,话问出口才反应过来照水哪晓得他的行踪。他一早离开时说过今日要去京畿东大营,都督府的人这时候来,应是有要事。

写完最后一个字,她搁下笔,抬起头道:“让人进来。”

来人是朱缨熟悉的面孔,依然是从江北追随来的老人,恭敬向她行礼。

朱缨免了他的礼,从照水手中接过那人呈上的信件。

在瞥见信封上特殊的火漆印后,她眼中的疲倦登时一扫而空,随即抬手,屏退了殿内侍候的众人。

是渐台的郑岐自东北来的信。

手中信件透着一种不属于魏都的寒气,让指尖染上微凉,火漆没有被拆开过的痕迹,是方从北地快马加鞭送来的。

谢韫不在府上,知道这是她要的东西,直接差人把信送进了皇宫。

渐台麾下势力自两江下游经营而起,近年来动作极快,向大魏北部不断延伸,甚至有向魏都蔓延之势。手中掌握着许多官府难以探查的消息,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渐台掌权者明面上姓邢名元,家世身份处处平平无奇,实则却另有其人。

多年来,不论有心之人如何试探,始终无从得知渐台的真正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

新帝登基以来没有闲着,陆陆续续做了不少事,不难看出其雄心抱负。

坊间甚至有传言,说女帝正暗中查探渐台幕后掌权人,想要将其收为己用,成为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刃。

殊不知这位被天子“苦苦寻找”的神秘人,三个时辰前才为她亲手画了眉,没脸没皮地向她索吻。

其实朱缨对现在的渐台了如指掌,那些重要的部下都与她相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