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蓝眼睛的突厥少年 (第1/2页)

《破阵曲》最快更新 [aishu55.cc]

错金青鹤香炉中芳烟布绕,临平宫正殿大案上积着几本奏疏,朱绣柳眉微蹙,位于案后一本一本看过。

“近日未有异样,陛下已经到达锦城,殿下尽可安心了。”她身边立着照水,声音沉稳道。

朱缨临走前坚持拒绝了照水和照雪想要跟随的请求,照雪留在承明殿“侍疾”,照水到临平宫辅佐朱绣监国。手下两个贴身女官都在宫中如常当差,时不时出面露个脸,也好减轻他人的怀疑。

朱绣合上奏疏,轻轻一叹气:“她一日不曾平安回宫,本宫便一日不能安心。”

瘟疫有多凶险自不必言明,朱缨执意前去锦城,她阻拦不成,如今日日在佛堂上着香,只愿她能安然无事。

不过,这几日宫中也不太平。

“承明殿中的宫人可一一细查过了?万不可再出差池。”她道。

宁深已经来过,将发生的事都告诉了她,两人秘密商议过后,终于做出了决定。将那假茂春的尸体从宫中运出午门示众,称天子寝殿混入刺客,其人谋害龙体不成,已被当场格杀,病中的陛下大怒,降下圣旨决意彻查背后歹人,宁错杀不放过。

那旨意上加盖的朱砂色印玺尤为炫目,足见圣上态度之强硬。

朱缨不在宫中,这是他们能想到最好的办法。

皇帝遇刺乃是不祥之事,为避免动荡,一般会选择隐而不发,之后再暗中调查凶手。现在将此事放到了明面上,直接说明陛下遭刺但未让歹徒得手,甚至一张圣旨加印,宣称要大力彻查幕后凶手。他们剑走偏锋选了冒险的法子,反倒多了几分可信,让暗处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已经查过,并未发现异动。”照水答:“好在有惊无险。有了这次教训,承明殿上下会更谨慎。”

朱绣点点头,接着道:“周大人受了重伤,想必还要再休养一段时日。乾仪卫司里有世家的人,怕是不好糊弄。”

“北司那位苏大人是否可靠?”

她的职务在内阁,和北司八杆子打不着,与之只打过几次照面,对其品性是全然不知。但掌管诏狱后一直没有出过差漏,想必是个踏实能干的。

“殿下不必担忧。苏大人性情率真,但办事十分沉稳。她一直跟着周大人,若是信不过,也不会让她来掌管诏狱。”照水答。

朱绣这才放心了些,颔首后垂下眼,继续提笔阅奏疏。

因着处理政务之便,她多日来一直住在宫中,已经许久没有回公主府。如宫中这样森严都混进了细作,若有心之人刻意行事,想她府上也不安全。

她吩咐身侧侍女看好公主府不可懈怠,思及此,就不由想起了她那封王却还未开府的幼弟,朱绪。

从前朱缨与他走的渐渐近,姐弟间情谊深些也是好事,但就怕这幼弟随了他那母族,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她不放心,又下令给景阳宫和裕静宫添了些守卫照看,就称近来宫中不安全,特派人来保护主子安危。

---

穿过阴冷潮湿的地道,映入眼帘的是一方不算宽阔的厢房。

年轻男子半赤着上身,肩颈间缠着几层绷带,看上去精神不佳,在听到脚步声后不顾伤口下了床,然后原地跪下。

“父亲。”男子手作揖,忍痛艰声道。

“快起来。”

几步走来的中年男人将其扶起,声带关切道:“此去一番艰险,吾儿辛苦。”

男子站起身,摇头:“这是儿子应做之事。”

“那晚我与谢韫交手后受了伤,忧其下令封城通缉,急于逃脱便连夜离开赶路。好在施粥时派去的人已经得手,父亲放心,别说是他,就算是整个锦城,此次也是凶多吉少。”

“你做得很好,这次他难逃一死。”

中年男人满意点头,“女帝孤居深宫卧病不起,命昭平监国。然昭平性情和软,成不了什么气候。”

“不过······”

听父亲这样说,年轻男子犹豫道:“女帝出身军营,身子向来康健,此次当真是生了病?”

提到这茬,中年男人眼中也划过一抹沉色,低声道:“那丫头片子谨慎得很,身边那几个也不是省油的灯。李家费了大气力才安插进承明殿的细作,一个消息还未递出便丢了命,竟还被悬尸示众,如此大张旗鼓,不知是不是宫中发现了什么端倪,在故意警告。皇宫中又增了布防,如此一来,我们再想打探就更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