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吸气 (第1/3页)

伏羲力这种吸纳天气的方法,逐步演化成一系列的吐纳术。

这一点,在修行中是非常重要,比如在"闭气法",吸满气后闭住,让吸进来的"天气"和自身的“阴气“有充分的时间来结合,"化生精气"自然越来越多。

也有一些方法,比如灵宝毕法,特别强调呼吸要"多入少出",将气留在体内,化生出精气。简中记载这是"气液相生,聚气生液"。这里的液,应该就是精气的意思。

那么精气这个概念,应该就是阳气浓缩后结合阴气的一种状态,是阴阳二气的一个结合体。

三、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

人常说,精气就是百姓,那这个百姓就是阴阳二气的结合体。

这个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没有精气,人就死掉了,人死的时候,就是没有精气了。

那么没有精气,常常是因为"阴不足"了,只要阴还在,就可以结合阳气,产生精气。而阳气是遍布整个空间的,自然界中阳气什么时候都不会亏。

人只要有真阴,就可以把阳气吸纳过来,转化成自身的能量。

比如,黑颜色的东西,能很快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热。

黑色为阴,阳光为阳,只要有黑色,那么阳光就能被吸收。

黑色就像一个黑洞,能吸收能量。

又如在选衣袍的时候,为了显瘦,很多人都会选黑色的衣袍,因为黑色的衣袍穿在身上,就是显瘦。

黑色本身是收敛的,看起来会比正常要小一点。而红色的正好相反,红色看上去就比正常的显得大一点。

同样的人,红色的看起来要比黑色的显大。

所以,什么东西补阴最好呢?就是黑色的东西,熟地、黑芝麻、黑豆,这些黑色的东西,补阴是最好的。

有一个例子,伏羲力的那个远房亲戚昏迷了很久,马上就要死掉了,用金匮肾气的药物贴肚脐,恢复过来的那个例子,应该就能明白了。

病人那个时候,是因为没有阴,自然也没有精气了。

但是他呼吸还没有断,阳气还能吸进来,只是存不住了。

那么赶紧补阴,让这个阴把吸进来的阳气给留住,转化成精气。

精气就是油啊,有精气在,心脏就不会停跳,所以这就是续命,续将绝之命。

一般情况下,老人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都是阴竭,而不是阳虚。

年轻人不一样,年轻人猝死可能有别的原因;而老年人,那基本都是阴竭了,没有真阴了。

四、如何增强自身的精气?

既然精气对人体来讲,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增强自身的精气呢?也就是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积累人体的精气呢?

修道人总结了三点:

一是"行气",单纯的行气之术,也就是练阳气的方法,比如气功,这属于动功。

动功就是在运动,那么运动这种状态,就和阳气的状态相应,那么就能"感召阳气"进入体内,都能很快增强自身的阳气。

所以,内经上讲,动养阳。

这里就又提到一个修行中的道理,就是相应。

相应,就是保持步调一致,你和什么状态相应,就可以感召什么能量。同理,心正了,不会感召到邪气,有些人感召到附体,那就是这些人的心理和那些附体相应。

有些人经常问如何彻底除去附体,那就把心态调过来,去掉贪嗔痴,别和那些邪气相杂。

所谓的行气,也就是养阳气的方法。

可是单独这么练,未必就能增强自身的精气,因为这些方法没有"养阴之术",即使获得了很强的阳气,未必就能贮存的住。

针对这一点,就是第二条,就是说要服用地上长出来的属于阴的食物,比如黑芝麻、熟地、天冬、何首乌之类的,来涵养住这个阳气,道医的九蒸九晒黑芝麻药物就有很好的涵养阳气的作用。

否则,阳气独旺,没有阴来收纳贮藏,就会向上冲,造成头部阳气偏旺,而下半身阳气不足。

这样头部气压太高,容易出现脑部中风,而下肢容易痿软无力,甚至出现偏瘫,要坐卧一辈子床。

有很多运动者和武术者到了老年,腿脚不好,可能就是忽视了这点服食,练的功夫很好,可是能量没有贮存住。

这种锻炼,阳气越旺,就更容易气往上冲,越容易出问题。

有些人练功,老出问题,到了最后,身体还不如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