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庐山,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云奇,雾迷,就连雨也显得那么诗情画意。奇峰、怪石、瀑布、壑谷,更给庐山增添了无尽的神奇、神秘和神圣。

位于庐山南麓的双剑峰与龟行峰之间有一绝谷,因为没有名字,世人干脆叫它“无名谷”。“无名谷”两边峭壁笔立,奇石突兀,一条瀑布自山顶飞泻而下势若奔雷,却又让人无法窥探到它的落处,耳畔只闻得谷底传来不歇的巨大声响,山谷之中云缭雾绕,想是那飞流击石所腾起的阵阵水雾随风弥漫,让人想向下探视谷底数丈皆难。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飞鸟恨渡的深壑绝谷之中,竟然会有人迹!此时只听得一个稚嫩的声音欢快的叫道:“爷爷,爷爷,你让我熟读的《贤文》我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你说过背熟之后就要再传我一套武功,你说话要算数!

只见谷中一间简陋的竹楼前,一个约莫八、九岁的小男童正扬着脸满眼得色的望着一位六旬上下的老者半是撒娇半是认真的嚷嚷着,眼神中充满期待。

别看这小男童年龄不大,但身材却较同龄人高出一头。宽广的额头下剑眉星目,精致的嘴唇上点缀着翘翘的小鼻,样子着实俊秀、招人喜爱。

而他对面的老者慈眉善目,虽是银发皓首,却身形硬朗,质朴中自有一股让人凛然之气。

这位老者不是别人,正是三十年前便已名动江湖的宇内六奇之一的“五岳剑圣”袁修纯。

且说这宇内六奇分别是:“天山神女”姬寒烟、“渭水渔夫”郝云霄、“五岳剑圣”袁修纯、“贪财和尚”钱满贯、“千变道人”贾有为、“逍遥神丐”翁天正。有江湖人士将六人的名号合在一起编成一句顺口溜曰:“一山一水一圣人,半僧半俗半神仙”。无论黑白两道无不闻名起敬。

而且据说其中“天山神女”姬寒烟、“渭水渔夫”郝云霄、“五岳剑圣”袁修纯这三人之间当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武林逸事。

几人成名之后,那“渭水渔夫”郝云霄与“五岳剑圣”袁修纯皆倾慕姬寒烟之绝代风华而争相钟情。这可苦了姬寒烟,论人品、论武功两人都堪称人中龙凤,一时翘楚,不相上下。而更让人为难的是这两人都早已明志非她姬寒烟不娶。试想这种事发生在谁身上谁都难以取舍。姬寒烟深知选择任何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都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万难之下远遁天山,自此终身未嫁,而郝云霄与袁修纯二人亦是从此终身未娶。这件事至今仍被江湖人士传为美谈,倾羡之余又无不为之扼腕而叹。

六人出道时日几乎相差无几,三十年来皆各自倚仗一身绝学卑藐群伦,互不相服。且他们行事风格迥异。前三者行走江湖之时好行侠仗义,多有惩奸除恶之举,因此备受武林正道所景仰。

而“贪财和尚”爱财如命,眼中无好恶之分惟认孔方兄,是个认钱不认人的主儿,因此常被一些宵小买通,许多名门正派的人士丧命在他的大力金刚掌之下,却又无人能奈他何。

“千变道人”贾有道更是心狠手辣,一套幽冥鬼爪使将出来堪称鬼泣神惊也不知是传自何人。更让人防不胜防的是他善于易容之术。如若有谁得罪了他,指不成什么时候易容成你身边相熟之人,待得一命呜呼之时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黑白两道无不闻之胆怯。

“逍遥神丐”翁天正生性淡薄,极少管江湖中事,虽身为天下第一大帮丐帮帮主,却将帮中之事全都一股脑的给副帮主蓝长青及三大长老处理,自己乐得四海云游,忘情山水,真乃神龙见首不见尾。

十年前的八月十五,六人相约齐聚华山落雁峰顶欲一决高下,据说酣斗三天三夜。此后,六人如同绝迹一般,再也未见行踪。至今落雁峰上的一块巨石上尚留有五只形状各异,深达半尺有余的掌印,令人咂舌之际又难以揣测。为何六人要对石击掌?又为何六人只留下五只掌印?此次比试到底谁胜谁负……?于是江湖上便流传着各种各样神秘传说,其实都是些好事的武林人士茶余饭后的猜测。

谁又曾想到当年叱咤武林的一代剑圣竟然会隐身在这深壑峡谷之中教徒授业、怡乐山水了。

只见他无比慈爱的对小男童说:“宇儿真是聪明,才短短两天时间就能背会《贤文》。但你要明白爷爷不光是要你背,更是要让你细心领悟其中的道理。”

小男童瞪着天真无邪的眼睛看着剑圣,说到:“宇儿知道,宇儿定不忘爷爷教诲,习武亦不忘习文,修心之时亦要勤于修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哈哈……”见小男童虽是童稚,却能说出如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