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4页)

善于识别其中的奸佞、宵小,以免他们出馊主意、坏点子,以权谋私,危害国家、社会,从而把自己拖进深渊。一部幕僚史,千年鸿图录,壮哉!但是,一部幕僚史,也有千年耻辱柱,哀哉!为政者千万别掉以轻心。

历史总是日日翻过,页页翻过。但是留下英名?还是污名?全在于自己。岂不闻“东边日出西边雨”,历史无情也有情乎?细读本书,您就会了然于心,历历分明也。

2008年11月21日 西什库老牛堂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烽火智囊 序篇(1)

近代中国社会,干戈扰攘,很多关键的转折时期,成也幕僚,败也幕僚。他们影响社会形态的生成至大至巨。

那时候的中国世道,洵为一种“强偶合”社会,军头之间,不知疲倦地你争我夺,使枪弄炮才能满足他们的脾胃。社会上只要有一点势力的,都可无限制地切割拉锯下去,坐享争夺的成果。女诗人、思想家里奇说过:“一根头发的距离即是一切风暴的开始。”试想,一根头发的距离都可切出一片风暴,那么他们贴身的选择性切割操作,也就成了追求短线利益的最佳便道。上焉者蠢动冒进,龙蛇起陆,下焉者满是狂热的激情。

张仪、苏秦,都是战国时代备受瞩目的冒尖人物,鬼谷子纵横捭阖之术市场广大,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息,颠倒淋漓,折冲樽俎,捣鬼有术,权谋大兴,人多艳羡。“张仪已而学游说诸侯”曾被人打,妻子劝他别再读书游说。他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他妻子笑说还在,张仪说,这就足够了。

三寸不烂之舌就是他无尽的本钱,凭所学的一套理论游说人君,运气坏,被辱被逐被看轻;但运气好,则可谋得卿相的地位。

民国时期可谓战国形势的重演,文人在军阀周围异常活跃。

“仪与苏秦皆以纵横之术游诸侯,致位富贵,天下争慕效之。又有魏人公孙衍者,号曰犀首,亦以谈说显名。其余苏代、苏厉、周最、楼缓之徒,纷纭遍于天下,务以辩诈相高,不可胜记,而仪、秦、衍最著。”(《资治通鉴》卷三)

一旦得逞,将是何等的声华,难怪竞起效尤;而至民国初年,根本就是战国时代的重演,军人、名流、专家与政客组成的混合体问鼎政坛,文化精英果然一改旧日的瘦骨嶙峋、蓬头垢面,有了些许主人翁的模样。他们的脸色写满期待,他们的眼神却相当闪烁。纵横变诈之术风行于世,为帝王师,为诸侯谋,幕僚型人物一时多如过江之鲫。

英国《焦点》月刊2007年4月曾经刊出文章,认为植物原来也有智力,譬如金合欢树会产生一种含丹宁酸的异味以阻止动物啃食自己,被啃食过的金合欢树叶会释放一种气味,周围其他金合欢树会识别出这种气体,从而在捕食者到来前释放出丹宁酸。

植物细胞中也有着某种“思考”,只是人类尚无法体验其过程。植物可以对环境做出评估,这意味着它们的行为比人所知道的更为复杂。植物竟如此,何况万物之灵长乎?吕不韦,运用“奇货可居”之谋夺得最高控制权,苏秦的“合纵”,范雎的“远交近攻”,涉及社交、人际、霸业、外交、统御之术等等,其影响时代,往往难以物质的价值加以衡量。思奇谋、想良策而绞尽脑汁,就其性质心地而言,没有他们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运用阴谋诡计,真无所不用其极。

民国短短四十年不到,文化、学术迭现耀眼俊彦,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闪亮时期。幕僚、智囊、军师、参谋界的情形亦然,说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并不为过。设若民国初期第一共和宪政国家顺利萌蘖,则搅动近现代史的日本之类外患将不成问题。

中国的文职幕僚有两种,一种像饶汉祥、杜牧等,以文职终其身。

一种像蒋百里、曾国藩、左宗棠,尤其像罗泽南、彭玉麟、辛弃疾、蒋纬国等,下马草露布,那是行家里手,本色当行,而其另一面,又可牵头拟定策略,亲率大军指挥作战,甚至冲锋陷阵,做一杰出罕观之战术家。

烽火智囊 序篇(2)

外国的情形同样明晰。

19世纪初叶普鲁士军参谋长、兵学大师克劳塞维茨、晚些时候的俄军总参谋长约米尼、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老毛奇、20世纪初叶的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一战时期的德军总参谋长兴登堡、意大利米兰师参谋长杜黑,以及二战名将麦克阿瑟、东条英机、马歇尔、梅津美治郎、史迪威、阿诺德、蒙哥马利、艾森豪威尔、古德里安、布莱德雷……诸位都是参谋、幕僚长出身,或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