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真龙何处 (第2/7页)

。军师若有所悟,沉吟不语。

老四道:“对了军师!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军师抬起头来,望向老四。老四道:“那是几个月前第一回看到军师您画的皇陵位置草图,当时我看到的第一眼,就觉得有点别扭!”

军师皱了皱眉,问道:“别扭?”老四道:“不错!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草图上所画宝顶,似乎穴眼儿处不应放在那里!这不符合《撼龙经》的说法,我记得《撼龙经》有这么一句:‘穴不起顶非真穴’,而这昭陵宝顶位置,恰恰不在明堂起顶之处……”

军师问道:“你觉得应该在哪里?”老四皱了皱眉,思索了片刻,道:“应该再往正东方向……大约一百米,那才是真正的穴星起顶之处!”军师恍然大悟,猛一拍大腿,道:“不错!老四,你果然厉害!”

周围众人面面相觑,大伙儿显然全没明白军师与老四在讲什么。崔二胯子问道:“军师,老四,你们在说什么?”老四神情激动,道:“二哥,刘二子兄弟想的是好主意!很简单,古人选择墓址,要靠风水!”崔二胯子点头表示明白。老四继续道:“所以,咱们现在也完全可以利用风水学问,再替他选一回墓址!军师对勘舆之术素有研究,我和二子也都学过一些,不是有句话叫‘英雄所见略同’么,说不准咱这一次选出来的,就是当年他们定下的真冢位置!”

众位弟兄恍然大悟,纷纷点头。崔二胯子将信将疑,皱了皱眉,问道:“这事儿做得准么?”军师沉吟了片刻,道:“当年替皇太极选定真冢这位风水先生,一定是位绝顶高手!我和老四、刘二子三人功力肯定不如他,不过竭尽全力,应该有六成胜算!”

崔二胯子又问:“找到真冢,需要多长时间?”军师掐指算了算,答道:“如果真冢确在附近,最多两天时间!”

老三忽道:“要是到时找出的‘真冢’还是假坟,那怎么办?”军师看了看老三,沉吟不语。老四正要回答,崔二胯子突然一挥手,道:“要还是假的,咱就自认倒霉,马上回山!军师说得对,成大事者,必有恒心,咱就最后留两天,成与不成,就看这一锤子的了!”

见崔二胯子发话,老三不再言语。众人回到大屋,军师与崔二胯子详细商定了这两日的安排,勘舆工作就交给军师、老四与刘二子三人,其他兄弟则抓紧休息,养精蓄锐,另外,要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发事件的到来。大伙儿都知道,这一次,是最后一搏了!

当天晚上,军师带着老四与刘二子花了半宿时间,将以前画好的昭陵附近地图仔细研究了数遍,基本确定了勘舆的线路和位置。第二日一早,三人带齐罗盘及定位标尺,离开小店开始实地定位。

所幸一切进展顺利,当天下午,真冢位置定了下来,老四说的不错,这最后的位置,就在距皇陵宝顶正东偏北方向,大约一百来米处。

回到小店大屋,又合计了整整一晚。目前的形势,似乎已不甚乐观,上午堪舆之时,军师三人遇到了一位自称通河镇小学教员的人前来问路,虽没有什么明显破绽,但来人的形象气质颇为可疑。

军师和崔二胯子分析,大伙儿很可能已被另外一帮人马盯上,至于是什么人,两人都觉得黑龙帮的可能性最大。至于对方为何迟迟没有动手,估计是暂时没有摸清自己的底细,因而并未轻举妄动。

这倒是最后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军师与老四详细推算过,最终确定的皇陵真冢位置,离最近的盗洞是110米,按正常挖掘进度,要六到七天。不过此处土质疏松,况且弟兄们都已是熟手,只要把这一行24人中挖掘最快的8人挑出来,每人每天挖上三个钟点,不出意外的话,两到三天就可以挖到。再加上最终定位、寻找金刚墙,最多四天,大伙儿就能打开地宫,取了财宝后神不知鬼不觉撤离。

商量之后,除老三几个少数外,大伙儿都觉得虽没十足把握,但这事儿值得一试。崔二胯子最后决定,再留四天,四天后若没结果,大伙儿全部撤离。

商量已定,崔二胯子和军师从一行二十四人中挑选出八人,分别是:老四、刘二子、崔二胯子、老五、老九、老十、崔振阳与另外一名兄弟赵大牙。从当晚开始,这八人便下到盗洞中,沿老四军师标记好的位置,疯狂向定位好的皇陵真冢处挖去。

接下的两日,可以说速度如飞。此处土质疏松,再加上甄选出这八人均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为保证进度,每人在前方最多只挖掘二十分钟,便换上另外一人,而其他兄弟则全部帮忙打下手,运送土方、端茶倒水。

大伙儿虽然忙碌,但这两日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