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些,只是量少,风险大;最没销售效益的是坐销,在别的地方,坐销就是坐店,但此地的意思是给人发邮件。

“扫楼”难度大,故都是阿姐这个资深销售员的主打项目。

呆子初出社会,哪里见过这等世面,吓得不敢去。

阿姐脸上又泛出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呆子也深刻明白,行销,是非名校、非美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职场新人的一条漫长、艰辛、痛苦,却又很锻炼人的道路,记得网上盛传的一篇职场文《没有事业的女人会很惨》,里头描述了行销、坐销和行政之间的关系,说什么行销是工作中最能赚钱、最容易升职、最容易“有自己的事业”,什么“禁得起岁月的推敲”云云。

如此说来,呆子只能硬着头皮去试试,好在有阿姐的“打头阵”,两人结伴而去。

一座座的大楼,呆子根本看不出,哪一栋楼该进去,哪一栋楼不该,只跟在阿姐的背后踌躇不前,但姐的眼神一变,呆子总能加快脚步,因此也没有特别误事。

“不,我们不需要。”

“我们老板不在,员工做不了主。”

“不需要。”

“简直是骚扰!”

“保安做什么事的!”

“楼下保安白吃饭的啊!”

“你们走吧。”

……

阿姐面对整栋楼二十多层的人,拒绝了她一次又一次,呆子根本没法插上话,最终只拿到了五六张不知真假的、所谓的老板名片,姐却似乎如获至宝地将它们郑重其事地收入名片夹中,走时还面带笑容。

呆子觉得,整栋楼敲过去,真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说是“扫楼”,倒是很生动、很贴切,她也从姐处学到了很多销售员、特别是行销销售员的语言和技巧,相比,姐的也是从上手(猜是Ann吧)那里,以及每次失败那里学到的吧。

只是,这么一扫开去,扫到的其他收获不多,最多的只有骂词。

与其说是扫楼,不如说“被楼扫”~

才几日,呆子也学会了潜入楼盘,鼓起N次勇气以后,也能说上两句,只可惜被拒绝者几乎是100%,否则就只给名片,最恼怒的人还会喊保安赶她出去,有一次她还被推搡过几下,差点受伤。

大多数时候都只是挨骂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半个月过去了,呆子基本上学的只有行销,也说不上是“会”了,只是其他的(例如什么报表,什么色卡,什么跟单操作)更加没机会学而已,但,回校的时间就到了,C大这个学校并没有像别的院校一样,给人一年或半年的实习时间,故此很多人都是造假的证明,而呆子的那些,就是行销来着,但为了写得比较贴近专业,就多写了几个什么翻译文件之类的废话东西,盖上了章。

原来所谓的实习,在呆子身上,只有“扫楼”二字罢了。

傻傻地拿了证明,呆子又重新站在晃晃悠悠的火车上。

作者题外话:扫楼经历,至少可以让呆子的脸皮厚一些,估计这也叫做收获吧,只是呆子的脸皮本来就已经很厚了咧~再加厚岂不成为木板啦?????

第八节 被G市人(上)

G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传说中是世界上仅存的四个没有移动过闹市中心、至少拥有四千余年沧桑的古老城市,中国大陆第N大经济体核心,是南方某片的政治、经济、金融、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追本溯源,呆子的先祖们均是G市大贾,但由于上世纪战乱频繁,特别是含怕抗日战争时期鬼子的烧杀抢掠,前几辈人偕同老幼,集体逃亡至临近的属于半贫困地区的U市,这一去却从未复返,原因主要是整个家族的经济衰落,*时期又鉴于成分原因,呆子的父母一辈没有了改变命运的读书的权利,故此整体地从内到外衰败,直至被埋汰,渐渐成为彻头彻尾的多年底层挣扎的、贫困的一族。

但,同很多U市的人一样,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祖上曾经生活过的G市,自幼呆子就听祖辈们讲述祖辈的父辈曾经在商场拼杀起伏的故事,讲述曾经浪漫多姿但又充满算谋的大族联姻,讲述G市20世纪头几十年真正的辉煌,讲述总希望自己的子孙“杀将回去”。

故此家里所有人,都很是支持某个骚主意:把仍然毫无工作头绪的呆子 “被就业”到阿姐的公司,同时把户口和档案迁到G市去,只是阿姐的老板Ann要呆子写保证书,说“绝不到此工作”云云,虽然手续有些繁琐,Ann的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