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分食的秃鹫 (第1/2页)

商店里的气氛则远没有那么美好。 弗里德不时能看到商店里起争执的情景。这些情景平时少见,因为商人是最喜欢伪装的群体,哪怕再不满,他们通常也不会表现在脸上。所以,能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争得面红耳赤的情况并不多。 看来,那份公告不仅对平民产生影响。这些来厄瓦交易的商人还做着倒买倒卖的美梦,没想到晴天霹雳,战争的消息砸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诚然,越混乱的时代越有机会突发横财,可那同样踢下不思进取商人的临门一脚。有一些人,他们没有成为大富商的雄心壮志,只是简单地继承了家业而已。还有一些人,只是勉强过着及格线之上的生活。而这些人,当意外来临时几乎没有应急手段。 “怎么临时变卦,这与我们之前谈的价格根本不一样。” “没办法啊。领主大人已经下达了指令,我们无法违抗。” “商会的人呢?他们拿了那么多分成,现在却没有一点贡献吗?” “他们也是有努力的。但是,谁也没能想到安都的形势已经严峻到那种地步。” “上调的价格根本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毕竟供奉、备战都需要一大笔钱。你也不想这个交易区毁于灾祸吧?为了把它打造成万无一失的堡垒,我们可都额外支付了一笔钱。直到特殊时期结束,多出的利润都会上交给领主大人。所以……如果你们不能接受,就请去别的城池吧。厄瓦的情况就是这样……” 说的好听!无论是路上的开支,还是该怎么临时联系到新厂家的问题都不是一句“离开”可以轻易解决的。 而且,如果他们说的战争属实,那么去哪个城池结果都会一样。商人们只是出于不想让别人获利的原则在垂死挣扎。事实上,他们都清楚价格的上涨是板上钉的结果。 战争一旦开始,大贵族们的损失会由下层贵族承担,下层贵族的损失则会由领地里的人承担。那么,游离于各种城池内的商人们的损失呢?只能转移给地位更低下的被雇佣者们。 可恶,这样一来,不就会加剧恶性循环了吗? 同样知道不能认事态发展下去的穆斯塔法立刻加入进去。“我联和起来与领主大人商议吧,说不定他会改变主意。” 其余人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他。 问题是领主吗? 更何况他们用什么方式说服领主? “厄瓦虽然也是较为出名的城市,位置却离安都相距较远。归根到底,领主大人也只是为了向国王陛下交差。我们只要联和起来把交差的部分补上去,大家平摊下来数目的花销远比价格无限度上涨损失少。” 没有人接话。争执的商人正以奇怪的目光看着自己。 他说错什么话了吗? 弗里德帮着打哈哈,“不好意思,我家少爷是第一次出门,请各位原谅他的失礼。” 说完,他半强迫地将穆斯塔法拉走。 “你在做什么?!” 弗里德总算明白穆斯塔法的理论得不到支持的原因。 “你先冷静一下,听我说。” 在交易区不合适说这些话题,倒不如说厄瓦的城区都不适合接下来的话。因此,弗里德示意穆斯塔法换一个地方。 穆斯塔法虽然有些不情不愿,可也同意了。他们坐在了停靠在城外的一辆马车里。 “弗里德,你说。”穆斯塔法催促着。 “首先必须肯定的一点是你提出的意见确实有可行性。但穆斯塔法,有可行性的方法不代表就能被人接受。” 弗里德用《斯特利尔法》里的一条列举解释。第三十条,禁止流浪汉睡在街道、公园等一系列公共场所。 这条被提出时曾引发过争议,它曾被批评过不人道。议会的贵族们都珍惜羽毛。他们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不介意做一点表面文章。进行一些慈善活动、给予一点助学名额。 因此,针对这第三十条,也曾有贵族提出过建立诸如流浪汉收容所的设施。这在当时轰动一时,曾上过不少报纸。当然,其中当然不可能记载议会详情。 为解释给穆斯塔法听,弗里德在收集情报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一点小故事。 “跟阿芙罗狄大人主办的画家中心一样。” 类似的提议一开始还广受追捧。 一些贵族甚至已经报出了自己家族可以资助的名单。 但是,国王陛下的一句话给所有人破了一盆冷水。“确实可行,那么,诸卿。谁愿意担任流浪汉中心的主办人。” 鸦雀无声。 敏锐的嗅觉立刻告诉他们,这是已经咬上鱼钩的鱼,那个钩还是别人的。 于是,贵族们意识到流浪汉中心和画家中心的微妙不同。 首先,画家中心是由公爵大人提出的,一开始的周转资金也都是阿芙罗狄家的私产。也就是说,画家中心从最初就有负责人。这也意味着画家中心里的权力争斗会极少。因为梅塔梅尔从没放权。 其次,画家只是画家,绘画只是绘画,在这个人均不识字的国度,艺术界的浪潮对斯特利尔几乎产生不了什么公共影响。电视、画展、美术馆……都是少数派的狂欢。这也是国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