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产业链上游 (第1/1页)

馒头大姐的一席话,点亮了蔡根的眼前黑。 瞬间就做出了决定,不能在早市上费力不讨好了,没啥用,还受罪。 刚想道谢收队走人,转念一想,这现成的高人,何不多探讨一下。 自己离开大城市四五年了,好多经营模式啊,营销玩法啊,已经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如果跟不上主流风向的话,自己确实容易跑偏。 虽然,蔡根也觉得,类似专业的事情,咨询一个卖馒头的大姐,本身有点扯淡,但是万一有惊喜呢? “大姐真是好眼力,这个共享子女还真是我搞的。 目前起步阶段,很多事情还没有想太好,您看这项目靠谱吗?” 馒头大姐看着蔡根,似笑非笑,沉默不语。 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自己问得太唐突了吗? 稍微一想,蔡根真想用头撞点硬东西,在那个小破店真是待傻了,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了呢? 掏出一张红票,递给馒头大姐。 “对了,我还有个小吃铺。 您家的馒头真不错,我以前买过。 今天正好来一百块钱的,省着每天过来买了。” 馒头大姐自然的接过了钱,心满意足的开始装馒头。 做人也是讲究,手上没停,嘴上也没停。 “兄弟,你这个项目啊,难做啊。 现在做项目的套路,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你没有资本的参与,想做起来很难。 即使你吭哧瘪肚的,做出点小成绩,形成了一个粗糙的盈利模式。 资本如果进场,你一点抵抗能力都没有,还是一场空。” 这几句话,基本上已经给蔡根的念想,判了死刑。 干还不如不干,干不好没有用。 干得好也是给他人做嫁衣,没有亮啊。 “大姐,那怎么样才能有资本参与呢?” 保温箱里的馒头已经装完了,馒头大姐回到屋里,又抱出来一个保温箱,继续装馒头,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数。 “资本参与?这要是十年前嘛,还好整点。 有个好点的创意,用嘴还能忽悠到天使投资什么的。 现在这几年,算是资本寒冬了,大家都很谨慎。 有好创意是前提,健全的团队是基础,完整的盈利模式是必备条件。 然后就良好的运营数据了,至少也是一个财务周期的数据,才有参考价值。 像你这个共享子女,必须上网啊... 做个最简单的应用,七八十万。 再拿出三四十万,在网上做个简单的推广。 然后经过市场检验一下,效果好,再提融资扎钱的事。 你自己不倾家荡产全身心投入,还想让别人投资你,拿别人的钱检验市场反应? 投资人傻啊?跟你又没亲戚。” 经过馒头大姐的点播,蔡根认清了现实。 不让啸天猫以死威胁,或者玉藻幻境迷惑的话,资本参与的可能性为零。 至于说让自己倾家荡产全身心投入,其实这个倒是简单,目前就算是吧。 那么多饥荒不还,只有三万周转资金,这不是已经拿出三分之一了吗? 但是想要做到馒头大姐说的,什么应用,什么推广,还是歇了吧。 自己实在没有那个魄力,卖肾去也换不来一百多万。 “谢谢大姐了,你说的真是入木三分,让我茅塞顿开。 现在想小打小闹干点什么事情,确实挺费劲的。 我觉得这个事情挺好,先推着往前整吧,干到啥样算啥样。 毕竟是个好事,从哪个角度上说,都算是好事。” 馒头已经装好了,四个大方便袋,装得满满的。 馒头大姐看蔡根还没有打消积极性,觉得不像是拍脑门子干事的人,语气上有点惋惜。 “哎,试试也行,谁知道哪片云彩有雨啊。 你什么时候用户过百了,来找我,到时候再说。” 蔡根一愣,找她干啥? 批发馒头吗? 难道她是一个隐形富豪,投资界的大佬? 深藏不露,大隐隐于市,还是早市? “大姐,您也做投资?” 蔡根提出了这个猜测以后,馒头大姐明显有一种小自豪,还有一种竟然被你发现了的小无奈。 反正情绪很到位,让蔡根产生了无限遐想。 “哎,有点闲钱,放银行里不是负利率嘛。 前些年也投资了几个项目。 大部分创始人不行,太急功近利,耐受度太差。 熬不住,最后都熬没了。 剩下的几个,我也不太满意。” 我去,以为这个大姐只是百年老店呢,原来还涉猎创投圈? “大姐,你都投了什么项目啊?” 馒头大姐的目光看向了隔壁的摊位。 蔡根立马想到了过劳死的眼镜哥们,不会吧。 难道那个眼镜小伙的馒头摊,是这个大姐投资的? 这套路有点深啊。 自己和自己竞争,还是用价格? “不会吧,大姐,那个小伙是你投资的吗?” 馒头大姐有点郁闷,不明白蔡根的思维咋就这么不活跃呢?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