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西北战略 (第1/1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大朝会结束,文武百官退朝。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没想到今天的大朝会,能决定这么多事情。 礼部尚书宋康年垂头丧气,准备走出皇极殿。 礼部连续出现窝桉,礼部尚书他是做不成了。 他对于接下来的命运,十分的迷茫。 宋康年在皇帝苏河刚起事时,就加入苏河的势力。 本来准备用常见的算命先生手段,通过编造谶言,引起苏河的注意。 走上高位之后,发挥他自己的才能。 宋康年没想到,苏河对于他这一套,根本不感兴趣。 反而弄巧成拙,让他管理宗教礼仪事务。 宋康年有些后悔,他那时不卖弄这些东西,现在都可能牧守一方,成为真正的重臣。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连礼部的众多官员,都对他阴奉阳违。 麒麟卫指挥室秦山水走到宋康年旁边。 “宋大人,陛下要见你。” 宋康年愣了一下,怀着激动的心情,跟在秦山水后面去见皇帝苏河。 他来到乾清宫,看到总参谋长李凤鸣也在这里等待。 宋康年有些意外,他还以为皇帝苏河想要单独接见他,事情有了转机,准备重用他。 他真的被贬去其他地方,皇帝苏河不会浪费时间接见他,只需要派遣通政司的官员,传来一张圣旨。 他没想到还有李凤鸣在这里,这是皇帝苏河在讨论军方事务,难道要把他调到总参谋部。 宋康年之前觉得他懂一些军事,但随着大华皇家陆军越来越专业。 他只看了几本兵书,学到的那点知识,他和军事学校的毕业生比起来,完全是班门弄斧。 苏河看到宋康年到来,他同李凤鸣说道:“我们不只是要打下西北地区,还要永久占据那里。 只靠军事手段,没办法长期存在,要文武兼备,这就需要在当地建立官府。 我不担心吴杰的第四军,他打下东察合台和厄鲁特这两个地区,完全没有问题。 但我们想要守住西北地区,总不能长时间驻守几十万大军。 文化教育必须要跟上,要改造当地,培养亲近我们的当地势力,同时大力移民,这样才能长久守住西北地区。 朕犹记得唐代大诗人李白先祖就出生在西北碎叶城,可见那时西北地区有大量的汉人生存。 唐朝从西北地区退却后,西域都护府被吐蕃攻占。 从那时起,西北地区再也没有回到中原王朝的怀抱。 那里的人放下诗书,拿起经书,这样可不行。” 宋康年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立刻就明白自己的定位。 自己这是要去西北地区,传播华夏文化,让西北地区的人,重新读起诗书。 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宋康年是礼部尚书,已经离文官最高的地位,只差一步之遥。 但他却永远无法触及,就是因为他没有主政一方的经历。 大华的文官想要进入内阁,必须要有主政一方的经历。 他之前一直寻求外放,但他连知县都没当过,竞争不过其他人。 现在皇帝苏河,终于看到他身上的优点,准备外放他到西北地区。 这片地区还没有被大华王朝占领,但正是这种地区,他才能获得机会。 只要做好西北地区的教育工作,宋康年认为自己有机会入阁。 他知道皇帝苏河选择自己的原因,激动的说道:“陛下,微臣一定会尽力传播华夏文化,让西北地区的人,全部识汉字读诗书。 让西北地区只会有一种语言,学习一种文字,祭拜祖庙。” 苏河看着宋康年的表态,他很满意,宋康年理解到他的意思。 他示意周方志拿来地图。 苏河指着西北地区的地图,道:“朕准备设立西北总督,由宋爱卿担任朝廷的第一位总督。 西北地区面积庞大,但需要管理的事物高度统一,由总督统合起来。 西北地区,打下东察合台设立吐鲁番省和打下厄鲁特,设立尹犁省。” 宋康年看着西北地区庞大的地域,别看只是两省之地,它直接有四分之一中原大小。 今后将会管理这么大的区域,他一定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宋康年试探性的问道:“陛下,西北地区太大了。 微臣想要管理这么大一片地区,需要很多官吏辅左。 西北地区这种苦寒地区,大量的戈壁沙漠,又是动荡的地区,没有人愿意去这里当官。” 宋康年已经把自己带入到西北总督的位置上。 他立刻发现,西北地区的劣势。 只靠他一个人,什么事都办不成。 报纸经常介绍大华王朝周边的地域,开阔百姓的视野。 识字的官吏都知道,西北地区有着大量的沙漠地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琼州府这种地方,官吏都认为是瘴气丛生之地,南洋都成为流放之地。 西北地区比这些地方还苦寒,除了被贬的官员,哪有官吏愿意去这种地方。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