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接见商人 维护军纪 (第1/1页)

苏蜀从农场回到黄金城内,见到曹正圆参谋。 他立刻走上前,忍不住感慨道:“美洲这里真是天选之地,帝国本土经历数千年的耕种,土地肥力早已经耗尽。 美洲这里却不一样,大量的黑土地非常肥沃。 赵国这里只是种植普通的玉米种子,一亩土地的产量,比国内使用精心挑选的种子,再加上化肥的地产量还高。” 苏蜀都想不明白,这么好的土地,父皇为什么把它分封出去。 这些土地由帝国直管,会产生更多的利益。 他随后就想明白,帝国本土距离美洲大陆太远。 哪怕是蒸汽动力的船舶,往来一次也需要一年多时间。 帝国想要治理美洲大陆,只能委派大臣管理。 这些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只要时间一长,必然会与帝国离心离德。 帝国在没有完善的统治手段之前,直接管理海外这些地方,那就没有更多精力,拿下帝国周边的领土。 战国之时,就提出远交近攻战略。 苏蜀也能从美洲大陆藩属国的布局,了解到父皇的谋划,尽力不让美洲大陆一家独大。 藩属国势力互相牵扯,他们也与西方殖民者共同争夺美洲大陆。 曹正圆参谋长听到苏蜀的感慨,他摆了摆手说道:“殿下,你不能以己之短较敌之长。 帝国经过数千年的农耕,形成了华夏文明与汉人这个族群。 我们有高光时刻,也有衰落的时刻,但一直都能长久不衰,就是依靠着文明的凝聚力。 现在帝国已经意识到地力耗费的问题。 帝国加大向海外行省移民,主要的粮食产区,由交趾、暹罗、缅甸、东印这四大行省负责。 只是这四大行省一年产的水稻,就足够帝国所有人食用。 帝国本土贫瘠的土地,现在都已经采取轮耕模式,养护地力。 种植一年粮食,再种植一年豆类,再休耕一年。 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周围百姓全部迁徙出去。” 曹正圆参谋长介绍帝国的农业情况。 他的见识,哪怕是在无关领域,教导苏蜀还是没有问题。 曹正圆参谋长画风一转,说道:“殿下,我这段时间在黄金城收集情报,美洲大陆基本的情况,我都有所了解。 你看美洲大陆,山脉都是纵向,美洲大陆中间没有山脉阻隔。 每次从北方来的暴雨和暴风雪都能从北一直吹向南。 农业对于气候极度依赖,美洲大陆每隔几年就会遇到一次大型天灾。 导致这里的农业颗粒无收。 这也是美洲大陆现在还是以部落为主,没有形成国家。 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底蕴,从部落过渡到国家。 而这一进程,我们早在夏朝的时候,就已经完成。 赵国能轻松在美洲大陆立足,那是有着帝国在背后支持。 赵国即使农业崩盘,他们也能活下去。” 苏蜀听着曹正圆的介绍,他睁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 他以曹正圆的思路,仔细思考一会儿,确实是这样。 美洲大陆真是天选之地,那他不可能在数千年之间,都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度。 这里就是一片未开发的土地,真让它变成沃土,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源。 ……………………………… 苏蜀在黄金城停留,已经到了最后时刻。 决定他们停留时间有多长,那就要看工程师们,何时完成舰队的检修工作。 舰队的军舰与货船,是否出现重大问题。 如果舰队的军舰需要更换重要的部件,他们就要停留很长时间。 舰队的军舰只是更换常规的磨损件,只需要半个月左右,他们就能再次起程。 苏蜀在即将离开之时,他接见帝国在黄金城的商人代表。 商人跑一趟北美航线,货物的价值都能翻倍。 没有这个利润,这些人也不会冒着船只沉没的风险。 安全的南洋航线不跑,去跑危险的太平洋航线。 苏蜀向商人询问道:“你们往来帝国与北美,在这里做生意遇到什么困难。 可以和我谈一谈,一些不复杂的问题,我应该能帮助你们解决。” 苏蜀这样做,就是打响他的名气,对外表现出重视商人的姿态。 他知道国内的商人,一直都在担忧下一代皇帝,重新拾起重农抑商的政策。 商人们的势力看着不大,但他们下定决心搞事情,也会让苏蜀焦头烂额。 苏蜀在没有登上皇位之前,他必须要把朋友搞多一些,把敌人搞少一些。 他也不是夸夸其谈,这些商人们费尽心机都解决不了的事。 很可能对于苏蜀来说,只是一句话的事。 赵国的大华商会会长金喜文听到苏蜀这么说。 他激动的站出来,声音颤抖的说道:“殿下这样说,那我就提出两个我们遇到的难题。 能解决一个难题,我代表商会全体商人,感激殿下。 第一个难题就是赵国这里经常朝令夕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