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羊毛战争 (第1/1页)

乌托尔赶着大批的畜生群,再一次来到三羊城。 这是他带来更多的牛,部落里面的牛,只能用来吃,这太浪费了。 牛肉用于贵族阶层食用,其他人吃羊完全没问题。 牛的价值更高,能换到更多的物资。 他们部落里的牛,基本都卖到三羊城。 他赶的这群牛,都是他用在三羊城换的物资,从北部其他部落换的牛。 乌托尔很快来到三羊城,他的这群牛,换了五万两银币。 有了这么多银币,就能买更多的东西。 乌托尔买了大量铁锅、粮食、茶叶等物质。 他装车准备离开,看到街面上宣传。 “上好的毛衣,防寒保暖,一两银币一件。” 乌托尔看着自己身上,有些漏风的皮袄。 汉人的毛衣,还能有他的皮袄暖和。 只需要一两银币,如果真的暖和,那就很值。 眼看着草原这里就要入冬,每年的白毛风,不只会带走很多牛羊。 部落中的老人小孩,也会带走很多。 帐篷的保暖能力,还是比不上汉人的房子。 乌托尔买了毛衣和毛裤,一共花费两银币。 他直接在店中试穿,走出店铺被冷风一吹。 乌托尔感觉自己身上一点寒意都没有,这种毛衣保暖性太好了。 里面穿着毛衣,外面再配上大皮袄。 他都敢在白毛风里行走。 “掌柜的,给我来三万套。” 乌托尔下定决心,给自己部落的战士。 每人发两套毛衣,这样就能增加他们冬天作战的实力。 部落的牧民,每人发一套,让他们能度过草原的冬天。 杨腾飞立刻露出笑脸,热情接待乌托尔。 他没想到这个蒙古人,出手竟然会这么大方。 杨腾飞从湖广那里,运来大量的流民。 他获得秦王苏河的接见,成为一名贵族。 杨腾飞返回汉中时,正好遇到准备去宁夏上任的钱明义。 钱明义让他组织把流民运到宁夏,各种费用都由宁夏官府负责。 只要他做成这件事,毛纺织工厂生产的毛线,他可以第一时间获得。 之后毛纺织技术扩散,他也会是第一批参与技术分享的商人。 杨鹏飞了解钱明义,这可是秦王身边的红人。 他立刻答应下来,组织流民去往宁夏地区。 他在流民中的威望,可以轻易动员这些流民。 杨腾飞从毛纺织工厂,买进大量的毛线。 其他人都把毛线运往汉中。 杨腾飞得到钱明义的提点,越往北地方越冷,对毛衣的需求越大。 他立刻想到,蒙古地区会更加寒冷,他们那里还没有棉衣、羽绒服等御寒的服装。 毛衣一定会在蒙古地区大卖。 现在还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他过去肯定会取得庞大的利益。 杨腾飞了解到蒙古人不擅长女红,卖毛线也不是好生意,利润太低了。 他立刻雇佣大量的女织工,按照蒙古人的体型,织出大量的毛衣等成衣。 这些成衣太贵,在汉中等地区销量肯定不会太好。 就像现在汉中的成衣店,都走高端路线。 主要目标都是富家的少爷小姐。 百姓都是自己买布,回去裁剪衣服。 杨腾飞来到三羊城,开始没卖出几件毛衣,他非常担忧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直到他看到一个出手阔绰的蒙古大汉,他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没错。 这件事情做好了,他会成为比他父亲更成功的商人。 乌托尔看到这家店铺的伙计,正根据他提供的衣服大小,给他打包毛衣毛裤。 他看向店铺和他差不多大的掌柜,好奇的询问道:“这种衣服,是什么材料制作,我之前怎么没见过。” 乌托尔非常好奇,这种材料他没见过。 部落的人南下打草谷时,应该会抢到很多件,那倒是更南方的衣服。 “这是羊毛制作,现在羊毛的价格涨得太快,已经长到一斤五十枚铜币。 羊毛价格再上涨,毛线的价格必然要上涨,到时候毛衣的价格就更高了。 你们部落如果人口更多,想要购买更多的毛衣,尽量现在购买。” 杨腾飞极力推销他的毛衣,这个蒙古人根本不讲价,售卖出一件他都赚大了。 乌托尔根本没听杨腾飞在讲什么。 他只听到羊毛一斤已经长到五十枚铜币。 心中算着养羊的收益,只要部落大量养羊。 剪羊毛的收益,那可比以前南下打草谷高多了。 打草谷时遇到的明军太弱,但他们也会反抗。 真要有人大量受伤死亡,部落就会亏很多。 乌托尔正在思考时,一个伙计满头大汗跑来。 “少东家不好了,羊毛已经长到八十枚铜币一斤。” 杨腾飞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这怎么可能,羊毛怎么会涨这么多。 我核算成本,五十枚铜币一斤已经是高点。 八十枚铜币一斤,毛线和毛衣要涨多少钱,才能收回成本。”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