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战后清算 朝鲜国灭 (第1/1页)

好书推荐: 超级家丁

4334年(公元1637年),十二月十六日。 大华皇家陆军第七军,攻破平壤城的城门。 数万第七军士兵,杀进平壤城中。 建奴在朝鲜控制的最后一座城池,被第七军攻破。 曹国公李大壮,实现了他在平壤城中过除夕的诺言。 但他承诺的对象,朝鲜国君李淏已经阵亡。 平壤城的八旗兵,都是老弱病残。 他们根本没有实力,与大华军队作战。 这些人与大华军队刚一接触,他们就溃败,大部分人被大华军队俘虏。 城中的朝鲜八旗,看到平壤城已经被攻破,他们也没有士气抵挡大华军队。 大军入城之后,朝鲜八旗直接向第七军投降。 曹国公李大壮,来到朝鲜王宫之中。 第七军的军部,将设立在这里。 他看着偌大的朝鲜王宫,笑着说道:“这里今后不会有朝鲜国王居住。” 李大壮对苏河的性格比较了解。 苏皇帝吃到嘴边的肉,哪有放弃的道理。 朝鲜已经被他们攻占,那就不会再扶持一个新的朝鲜国王。 而是准备直接把朝鲜,并入到大华王朝。 朝鲜具体怎么安排,这就不是李大壮能了解。 他只知道,这次朝鲜战争结束。 自己会有很大可能,让这个曹国公变成曹王。 他也和苏熊一样,成为亲王爵,能被分封到海外,也当一当开国君主的感觉。 李大壮认为苏河这种方法很好。 他们老兄弟,全部都分封到海外。 既保全了兄弟的情谊,也不会造成权臣功高震主。 他们都有了这种退路,苏河把他们这些人,直接送出国。 苏河也不会学刘邦和朱元章,走向大杀功臣这一条路。 士兵长时间作战,也比较疲惫。 李大壮命令,第七军士兵分批休息。 他刚想处置俘虏,就接到京城发来的信件,这是苏河给他写的私人信件。 李大壮看到这个信件内容有很多。 他直接把工作交给段瑞德和潘宏才。 段瑞德负责军务,潘宏才负责政务。 李大壮阅读苏河给他发来的私人书信。 苏河信中对李大壮进行了一些勉励。 让李大壮不用着急,慢慢进攻朝鲜。 在信中的结尾,苏河提出要清理朝鲜的各方势力,最好留下一张白纸,给接管的官员。 苏河在信中,详细交代李大壮打下朝鲜之后,应该怎么做。 李大壮反复观看这封书信,分析每一句话的细节。 这是他在朝鲜做的最后一件事,可不能把它搞砸了。 ……………………………… 潘宏才找到李大壮,他累的都有些虚脱。 “军长,军管的各项事务太多,你在这里倒是很轻松。” 李大壮直接拿出一米多高的文稿。 “哪里轻松了,我要根据陛下的意见,更改朝鲜这里的制度。 有些情况陛下只交代了方向,具体怎么做,要靠我来设计。 你们两人太忙,都没时间和我讨论,我只能自己冥思苦想。” 李大壮也是在吐槽,他正在搞的这些制度安排,简直比行军打仗还累人。 “潘祝师,你身上的担子,还没有段参谋长重。 朝鲜现在政务只有两件事,一个是开仓放粮,稳定朝鲜的局势。 另一个是对建奴和朝鲜势力进行清算。” 潘宏才坐在李大壮对面,他无奈地说道:“开仓放粮很简单,有当地的寒门子弟协助我们。 其他工作前期进展的很好,军长你就派人开始瞎搞,这才导致事情有些混乱。” 潘宏才先吐槽了一句,随后讨论他做的事情。 开仓放粮没什么好说,这是争取民心的有效手段。 对于建奴的处置,这完全有利可循,军法部的官员,充当大理寺官员,他们判得速度很快。 他们在朝鲜对于建奴的判罚,只需要参考魏国公苏虎在沉阳城的做法。 无论是八旗的真鞑子,还是朝鲜八旗的假鞑子。 只要手上有汉人的血桉,那没有什么可争议,直接判处枪决。 对于其他人的处置,参考苏虎的做法。 该流放的流放,该阉掉的阉掉。 潘宏才说道:“关于建奴势力,我已经全部处置完。 连正在吃奶的娃娃福临,他是黄台吉的儿子,建州女真部落贵族出身。 小孩子不知道痛苦,直接被阉掉,一了百了。 建奴的那些人,如果能挺过感染这一关,他们就变成一名真太监。 关于朝鲜势力的清算流程,我怎么看得不太明白。 我们清算朝鲜伪王势力。 几乎所有的朝鲜读书人和官员,都属于伪王势力。 我原先的想法,是找出几个典型判处流放。 愿意与我们合作的人,给予他们一定的利益。 通过这种一拉一打的手段,就能轻易掌控朝鲜的局势。 军长,你派过来的军法官。 他简直太无情,就是一个盖章的机器。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