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各方反应 (第1/1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赵国黄金城,赵王苏熊正在忙碌战前的准备。 赵国现今已经做好全面准备,不只要一举解决占据广袤土地的土着部落,还要趁机解决一直扶持土着与赵国对抗的英吉利人。 赵王苏熊正在审查赵国境内道路的修建与内河小木船的建造。 装备大量火器的军队出征,胜负的关键点,那就是后勤是否顺畅? 后勤畅通无阻,凭借武器的代差,无论是土着部落还是英吉利人,都无法抵挡赵军的公式。 一旦后勤运输不顺畅,打土着部落会困难一些,但打英吉利人经营许久的殖民地,会付出很多额外的伤亡。 赵国行军的路线,主要依托联通五大湖的河道。 只有内河水运的承载量,才能作为物资运输的主要路线。 内河载重吨位多的木壳明轮船,它将是最佳的选择。 从赵国的工业城把大量货物运达内河港口,这就需要修建平整的水泥路,让马车可以安稳走在上面。 赵王苏熊只等道路通顺之后,他就将在秋收之后发起全面进攻。 赵国作为一个人口达到上百万的国家,必须要优先保障秋收顺利。 百姓们有足够的口粮不挨饿,后方才不会出现动乱,为前方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赵国世子苏敬鸿拿着一份电报,脸色有些阴沉的走到王宫之中。 赵王苏熊看到世子阴沉的脸色,他立刻训斥道:“我和你说过多少次,每逢大事要镇定。 哪怕遇到天大的事,也不能显露于色。 这会让其他人认为你没有城府,非常的好忽悠。” 苏敬鸿露出难过的表情,他把这封电报恭敬的地给父王。 “父王,你看上面的内容。 本来我们不在意的开拓团,前段时间还有几个开拓团选择投靠我们。 这种廉价的炮灰,被我们派往前线调查,他们还非常高兴。 没想到我们看不上的开拓团,竟然在我国北方掌控了一省之地,被宗主国的皇帝封为燕国公。 燕国的势力太小,对于赵国来说,只需要出动黄金城巡防军,就能拿下这个落小的燕国。 但大华皇帝苏河在我们即将举行国战的紧要关头,做出这个安排。 这是否意味着大华帝国对于我国接下来的战争,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他们为了限制我国的力量,选择牵制我们,暗中帮助土着和英吉利。” 赵王苏熊很快看完电报,他摇了摇头,苏敬鸿的猜测,完全是无稽之谈。 他耐心地教导道:“父王教导多次,但你看问题的角度还是有些偏差。 我之前教导过你,看问题要抓住利益走向和主要矛盾。 帝国想要阻拦我们进攻土着部落和英吉利人,他有上百种方法。 没必要选择这样的方法,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父王已经下定决心东征,只凭借燕国这个弹丸小国,真的能阻止我国东征吗?” 苏敬鸿听到父王这样说,他立刻摇头道:“我已经查看情报部门收集到的资料。 燕国算上土着俘虏,人口也没有达到十万人。 哪怕他们全民皆兵,不留任何人种植粮食。 这也只是十万乌合之众,给儿臣三万人,立刻就能平定。” 苏敬鸿话音刚落,他立刻就知道自己太过高看燕国。 这只是一个刚刚出现的弹丸小国。 他们的实力,能顶住当地土着部落反扑,那就不错了。 苏敬鸿立刻认错道:“父王,我确实有些草木皆兵,燕国的实力太弱,对我国没有太大的影响。” 赵王苏熊语气平淡的说道:“祖思明这个人我也了解,他确实是一位能人。 但之所以能快速掌控一省之地,主要是他占据的地方,都是苦寒之地。 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冻土地带,这些地方根本无法耕种。 别看他占的地盘大,但根本养活不了多少人。 燕国的规模有限,不必担忧燕国的情况。 父王略施小计,就能让这个小国疲于奔命。” 苏敬鸿立刻精神起来,他连忙询问道:“父王所用何种计策,见效的会这样快。” 赵王苏熊也没有打哑谜,他把桌面上的地图展开,用笔在上面画几个箭头。 苏敬鸿看完,他激动的说道:“父王,好一招祸水东引。 赵国已经同化很多当地的土着,他们即使认同赵国。 看到赵军大规模屠杀其余土着,也会有兔死狐悲之感。 我们为了保证赵国的稳定,一些反抗不坚定的土着部落,可以把他们驱逐出境。 父王的想法就是驱赶到燕国。 让这两方势力互咬,无论是哪一方胜利,对我们来说都是削弱竞争对手。” 他说完之后,惊喜的说道:“父王,宗主国册封燕国公这个消息,必然会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 百姓们都知道开拓团。 有些开拓团投靠我们,一些我们不好动手的事情,例如彻底消灭坚定反抗的土着部落,都可以交给开拓团解决。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