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汉阴防守战 (第1/1页)

苏虎视察汉阴防线,这是统领府花费重金建立的钢筋混凝土永固工事。 主要分为两部分,山上汉阴炮台和山下碉堡。 汉阴炮台部署150重炮,碉堡内部署110中型火炮。 碉堡还有战壕连接,士兵们躲在战壕中,用燧发枪和75轻型火炮攻击敌人。 75轻型火炮就是经过改进的虎蹲炮,它可以直射实心弹,也能曲射霰弹。 这条钢铁防线,他相信明军绝对无法突破。 苏虎来到汉阴炮台,向参谋长秦相坤询问道:“汉阴炮台射击诸元都调试好了吗?” 秦相坤听到苏虎的询问,他露出自信的笑容。 “汉阴炮台一共有五十门重炮。 我根据苏统领在军校教授的知识,已经调整好炮台的射击诸元。 我们之后只知道敌人在哪里,就能用大炮攻击他们。 这可是兵工厂的铁炮,第一次投入战场。 铁炮的装药比青铜炮多一些,它的威力更加强大。 明军无论是走汉水还是走山路,除非他们想走,无法运粮的山间小路。 只要走大路,特别是我们修建的水泥路,他们必须经过汉阴这里。 我们建设好的防线,明军根本攻不破。” 苏虎也认为明军攻不破汉阴防线。 这些炮台和碉堡,比天下名城都难以进攻。 他主要的任务是拖延明军进攻。 把明军拖得越久,对他们就越有利。 当苏虎接到汉中城传来的捷报,知道苏河带领大军已经攻破剑门关。 他哥苏熊,艰险走过米仓道,拿下了巴州,正带兵奔向重庆府。 苏虎就意识到胜利已经属于他们,只要守住汉阴防线,就能看见曙光。 剑门关被攻破,朱燮元得到这个消息,他肯定会发疯。 朱燮元不想四川陷落,绝不会在慢慢调集兵力,一定会派出囤积在勋阳府的兵力,猛攻汉阴防线。 朱燮元就希望一战打崩他们,直接杀穿兴安州,占领汉中城。 敌人越想做的事情,就越不能让他们完成。 苏虎意识到战场形势变化,立刻让三师的士兵进入备战状态。 他对汉阴防线有信心,但明军人数实在太多。 三师祝师曲向阳走进房间,他手中还拿着一只正在挣扎的鸽子。 熟练的解开鸽子腿上的竹筒。 曲向阳打开上面的信,递给苏虎。 苏虎拿出密码本,解密信件的内容。 “这是内应新传回来的情报,朱燮元汇总他们的兵力,纸面上是十五万人。 但内应根据他收集的情报估计,明军最多有八万军户,其他都是抓的壮丁,大概有两三万。 还有,朱燮元已经正式下命令,湖广行都司都指挥使滕嘉言、湖广水师参将胡文胜为先锋,向我们发起进攻。 在我们内应的活动下,红夷大炮和炮兵,被胡文胜的船队全部运输过来。” 秦相坤眉头紧蹙道:“这就是十万人,我们汉阴防线才一万人。 还好我们主要目的是阻拦明军,依托工事打防守战,完全没问题。 你我们一定要把红夷大炮和炮兵全部干掉。” 曲向阳也赞同道:“明军第一次进攻,我们就要先声夺人。 把储存的弹药,打出去一半。 开局就要把明军震慑住,他们被吓破胆,绝不会硬着头皮猛攻。 明军基层军官一定会阳奉阴违。 哪怕将领想立功,他们也无法控制基层军官,跨越这些军官直接指挥军户。” “明军水师,我会安排部队,尽量全歼他们。” 苏虎转身看向曲向阳。 “曲祝师这个主意非常好,我采纳你的意见。 曲祝师负责坚壁清野,安排汉阴防线东面百姓撤离,现在百姓都撤走了吗?” 曲向阳感慨道:“撤离百姓真是太难了。 好多百姓都故土难离,不愿意撤离。 乡长说的话,百姓都不听,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派人强制带走这些顽固的百姓。 不能不管他们,我们要坚壁清野,村中的水井都扔下一些死去的动物尸体。 粮食一粒都不给明军留。 让这些明军无法在当地获得补给,离不开汉水和我们修建的水泥路。 这样他们无法避过汉阴防线,如果明军选择走小路,我们直接就能断粮道,困死他们。” 秦相坤看着曲向阳,笑道:“你们祝师口才这么好,还有百姓不听劝。 确实要把百姓全部撤离,我在学校学习时,听到过很多案例。 明军根本不把普通百姓当人看。 这些百姓留在村里,只能被明军将领杀良冒功。” 他们三人互相交谈一番,建议内应了解一些东西。 曲向阳把鸽子重新放飞。 他了解到苏虎和秦相坤刚才聊的战局。 曲向阳认同道:“我们就是要稳稳守住汉阳防线。 明军战力不足,如果真能把红夷大炮搞掉,明军没有办法短时间打败我们。 长久的作战,我们胜算非常大。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