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俘虏 分兵 (第1/1页)

大年初一,苏河刚吃完早饭,他就接到王世元的汇报。 “王上,大喜事,第四军和第七军已经打进孟津县城。 我军击败天雄军和关宁军。 现在各军都冲进孟津县城,抓捕明军的俘虏。 孟津县城十来万明军,昨天晚上有一万多人阵亡,有六万多人直接投降。 剩下两万多人,躲藏在孟津县城各处,我军正在城中搜捕。” 苏河听到秦军已经攻破孟津县城,击败天雄军和关宁军,明军这两支最能征善战的军队。 他脸上露出笑容,现在大明最能打的两支火器部队。 他们被秦军围歼在孟津县城。 大明已经拿不出成建制的火器军队。 秦军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已经变成一片坦途。 哪怕大明有暗中训练的火器部队,没有经历过战争血火淬炼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弱。 他们根本不会是秦军,这种铁血强军的对手。 苏河向王世元询问道:“有没有卢象升和孙传庭的消息。” 这两个人的能力很强,哪怕是他们统领的军队全军覆没。 只要给他们一两年时间,崇祯皇帝要是支持他们,能再次拉起一支队伍。 王世元立刻回道:“王上,吴杰军长和李大壮军长,第一时间就关注这两人的情况。 卢象升在前线鼓舞士气,他被我军的狙击手直接击毙。 孙传庭战败,躲在闯王李自成修建的堡垒中横剑自刎。 经过多名明军俘虏的确认,这两个人身份确认无误。” 苏河听到卢象升和孙传庭全部死亡,他长出了一口气。 这两人的能力太强,要不是天时地利,把他们困在孟津县城,没有援军又炸毁存粮。 这两个人的能力,绝对能坚持很长时间。 苏河又感到有些可惜,卢象升和孙传庭,那是现在这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 但他们注定不能为自己所用,这两人对大明忠心耿耿。 历史上崇祯对他们反复无常,特别是孙传庭受到很多委屈,但他们依然对大明忠心耿耿。 忠于大明的人才,彻底弄死,才是最好的结果。 苏河询问道:“明军伤亡这么多,我军的伤亡情况怎么样?” “王上,具体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但根据各军汇报的粗略结果。 我军阵亡一千三百多人,受伤五千多人。 除了三百名重伤员,大部分伤员都有治愈的机会。” 王世元早就做好准备,听到苏河询问这个问题,他立刻说出自己汇总的数据。 苏河听着王世元的汇报,阵亡一千多人,这就代表着有一千多个家庭破裂。 他们进攻孟津县城以来,已经阵亡三千六百多人,受伤一万两千多人。 战争肯定会死人,但这个死亡人数,比以往攻城战的死亡人数都多。 他们现在没有办法,快速攻下钢筋混凝土建筑。 明军又在城墙上布置大量的火炮,根本就冲不破他们的防线。 天雄军和关宁军又是强兵,现在的伤亡情况,苏河也能接受。 苏河语气郑重的交代道:“核对好牺牲士兵的身份,不要把身份弄错了。” 士兵们的抚恤金发放,有专门的人盯着。 军法部和都察院,很多人都喜欢调查这种案子。 一旦发现有人侵吞烈士的抚恤金,查实这一个案子,获得的奖励,比查出三个极为麻烦的大案子还多。 王世元点头说道:“王上请放心,我们的士兵身上都携带钢制的铭牌。 上面印有他们的姓名、所属部队、籍贯、入伍时间等信息。 部队也专门有人统计,哪一个人出兵后没有回来。 我们有详细机制,经过多重确认,不会搞错烈士的身份。” 确定烈士身份这个事,王世元极为自信。 携带有铭牌的烈士,有数个不同的部门审核,确定他的身份。 铭牌都找不到的烈士,师一级的祝师要亲自关注,确认他的身份。 苏河了解完战争情况,他发布军令给各军祝师,让他们善待俘虏。 同时仔细甄别俘虏,民愤太大的俘虏和对大明忠心耿耿的俘虏。 这两种俘虏甄别出来,罪行严重枪毙,罪行不重送去挖矿修路。 ……………………………… 李三羊在秦军的监督下,他收敛明军的尸体。 秦军找出很多木材,在上面泼上大量煤油。 他们把大量尸体堆放在木材上,又在尸体上泼大量煤油。 用火把点燃,熊熊大火把所有尸体吞噬。 他们很快变成了一堆灰,在地上随便挖个坑埋上。 李三羊就负责搬运尸体,他在搬运中就想到,自己要是运气不好,现在也是火焰中的一员。 他对于明军烧尸体,颇有些微词。 现在人都讲究入土而安,这些人不愧是贼寇出身,一把火就全烧了。 李三羊看到秦军,他们对于自己同伴的尸体,那也是一把火烧光。 只不过这些人不再是集体烧,剩下的骨灰也装进一个小坛子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