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抗寒粮种 刑徒军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苏河难得清闲,他带着儿女去科学院农业所游玩。 他来到这里的主要目的,可不是带孩子。 苏河得到汇报,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这两种高寒地区主粮的育种情况,取得了重要突破。 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这两种作物,在北海附近,接近北极圈的位置,它们都能种植。 华夏民族是农耕民族,想要守住一片土地,最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那里能耕种。 水稻和小麦比较符合人的口味儿,但这两种作物,在高寒地区种植的技术,都没有取得突破。 苏河了解到,高寒土豆和高寒玉米取得突破,他立刻就来到科学院农业所了解情况。 他带着孩子在凉亭中等待,让侍卫去通知相关人员。 苏河看着凉亭周边,种植着大量的农作物。 他指着在水潭边上,长着的小麦,向大儿子苏蜀问道:“苏蜀,你认识这个植物吗?” 儿子苏蜀,很可能是将来的皇帝。 他连五谷都不认识,很容易再说出何不食肉糜这种话。 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苏河这个父皇做的不合格,没教育好孩子。 苏蜀笑着说道:“父皇,我认识,它是小麦。 但它具体属于哪个小麦品种,我就不太清楚。” 二儿子苏雷看到父皇询问大哥,他焦急的表现道:“父皇,这种农作物,我也认识。 我还知道水潭里的农作物是水稻,咱们刚才走过的地方,种着玉米。 这三种农作物,就是现在百姓吃的主要粮食。” 苏河看到儿子们表现的很好,他笑着说道:“好,你们都很不错。” 一名长相与苏河有点相似的二十多岁青年,抱着一个大箱子,来到他们旁边。 苏河看到他到来,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是他五叔苏五牛那个不省心的纨绔儿子苏林。 小青年经过教育之后,现在已经成为育种专业的骨干。 师从农业院士李大江,精通农作物育种。 苏林看着苏林右手上的冻疮疤痕,他刚从黑龙江上游,返回京城。 苏河看到苏林想要行礼,他连忙制止道:“小林,你知道我来到这里的目的,就为我们介绍一下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的相关情况。” 苏林也知道事情的轻重,他直接打开手中的大箱子。 这里面有三个比拳头还大的土豆,数百粒黄腾腾的玉米。 苏林介绍道:“土豆和红薯,这两种以块茎和块根进行种植的作物。 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品种退化。 我们暂时还不明白,这两种作物因为什么原因,品种出现退化。 但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用刚刚长出来的新牙,经过灭菌药剂处理。 再进行培育,有部分土豆和红薯,退化现象消失,它们生长的又壮又大。 这些良种种植数年时间,又继续发生退化现象。….我们科学院农业所,已经掌握土豆和红薯的育种技术。 现在各省的育种中心,推广这种育种技术,保持这两种作物的优秀种子。” 苏河听着苏林的介绍,他知道具体原因。 土豆和红薯这种无性繁殖的作物,母株感染的病毒会传给子代。 带毒的种子和不带毒的作物,产量能有十几倍的差距。 它们感染的是植物病毒,以现在的显微镜倍数,看不到病毒这种微小的微生物。 但科学家通过显微镜,了解到细菌,已经探索出植物灭菌手段,对部分病毒也有效。 苏林不好意思的说道:“陛下,我这人就有一点不好,平时有些碎嘴。 现在我正式介绍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这两种作物是我们精心培育。 按照陛下之前的交代,我们向蒙古人打听相关情况。 我们测试抗寒作物的种植温度,与北海地区种植温度相差不多,保证这两种作物在严寒地区也有足够的产量。 我们分成多个团队,在不同的地方测试。 抗寒土豆和抗寒玉米,它们在寒冷地区长势比较好,中原等常温地区也能正常生长。 我们在琼州府测试,那里的温度比较湿热,长势就不太好。 我们经过确认,这种抗寒的作物,喜冷不喜热。” 苏河听着苏林详细给他介绍抗寒作物情况,他确实有些碎嘴,内容比较啰嗦。 苏河最产量,这些抗寒农作物产量,有中原地区七成左右。 这个已经是极高的产量,这说明在大草原上搞农业,完全可行。 特别是漠北蒙古地区,沙地众多,那里十分干旱。 土豆和玉米,它们在主粮之中,都是极其抗旱的存在。 苏蜀好奇的问道:“小林叔叔,这也太神奇了,你们怎么能知道哪种玉米抗寒。 要不是我真的了解,还以为它出现在神话故事之中。” 苏林看了一眼皇帝苏河,他才解释道:“育种这件事,哪有什么捷径。 它只有一个秘诀。 广撒网,适者生存。 就比如抗寒玉米,我们带去两千多个,通过各种手段,诱导变异和杂交的玉米品种。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