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建城 开荒 (第1/1页)

三位王爷齐心协力,数十万人共同努力。 来自大华的物资,源源不断供应金兰城。 一座中等规模的工业城,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三位王爷各司其职,每人都负责一方面的事物。 闽王张瑜亮负责训练军队,他麾下的军队更强,军官素质更高。 闽王张瑜亮的属下,带着晋王和郑王的属下,清剿金兰城周边土着。 通过这种方式,训练一支实力超过土着的军队。 晋王李凤鸣负责教育和工业发展,他组织三位王爷的手下,从无到有在金兰城,建设基础的工业和小学教育体系。 郑王王仲策负责建立官府体制和官员选拔。 他在这个四十多万人口的小城,搭建了三套相对独立的国家治理体系。 三位王爷约定前往金兰城钢铁厂,庆祝这座城最基础的工业建造完成。 郑王的马车走在泥泞的道路上,路上的行人非常拥挤。 郑王王仲策看到这种情况,他却不感到意外。 金兰城的规模还是太小,它只是一枚火种,把华夏文明带到非洲各地。 这座城是新移民培训的地方,将来会为各地输送人才。 金兰城不适合建造的规模太大。 更何况这座城池的归属,还有些模湖。 闽王张瑜亮,只是投入了一些人力,他带来的大部分物资,还留在港口的货船内。 他与晋王李凤鸣,都不舍得投入太多。 金兰城建设的太好,民众不想要离开,那也是很麻烦的事情。 郑王王仲策来到钢铁厂,晋王李凤鸣早已经在这里等待。 他到达后不久,闽王张瑜亮也来到钢铁厂。 晋王李凤鸣看到他们到来之后,转身迎接他们。 “王兄,张兄。我们在这里冶炼的第一炉生铁即将出炉。” 郑王王仲策对钢铁厂的情况比较了解。 闽王张瑜亮只是偶尔关注,他听到钢铁厂出产的是生铁而不是钢材。 他疑惑的问道:“怎么是铁,这只能打造射程较近的燧发枪和前膛炮。” 晋王李凤鸣双手一摊,无奈的说道:“这件事情确实没有办法,我们的探矿队都已经深入金兰城外50公里。 只找到一些储量较低的铁矿,还没有找到煤矿。 外出探矿的时间太短,周围也不太安全,只能探明露天矿。 没有焦煤,只能用木炭炼铁。 燧发枪和前装火炮,在这里也是比较出色的武器。” 闽王张瑜亮听到晋王李凤鸣的说法,他也只能接受现状。 金兰钢铁厂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人才。 今后有人才和装备,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把这座钢铁厂复制过去。 三位王爷观看炼钢炉出铁的过程。 通红的铁水流入到模具中,变成一根根铁柱和一块块铁锭。 三王又走访了其他工厂,它们把铁柱加工成枪管和炮管,铁块儿锻打成各种零件,加工成机械。 机械厂需要的蒸汽机,因为没有合格的钢材,只能从大华进口。 闽王张瑜亮看到最新组装的燧发枪。 这是他们用非洲的材料,组装出来的第一支火枪。 这只枪的意义非凡,这代表他们不再依靠大华,可以生产大量的武器。 每一个移民,发放一只枪,完全可以做到。 这就意味着,移民组建的村落,只要有一两百持枪的青壮,就无惧当地的土着部落。 闽王张瑜亮拿起这支燧发枪,激动的说道:“好,非常好。 手里握着火枪,才能增强移民的底气,让他们无惧这里的土着。 军队只能保证消灭,大规模的土着部落。 几十人上百人的小部落,不值得出动大规模军队,必须要依靠移民自己的勇武。” 闽王张瑜亮想起来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追问道:“我们会不会有枪无弹,黑火药的技术简单,但它也需要硝石硫磺等材料。 我前几天查看相关资料,我们还没有发现硝石硫磺矿。 没办法生产黑火药,制造出来这些燧发枪,那也是样子货。” 郑王王仲策开口解释道:“非洲这么大,不会缺少各种矿产。 只不过金兰城周边,没有发现重要的矿产。 我们这里与大华南洋总督府距离很近。 那里有着多座活火山,盛产硫磺。 我们已经采购大量的硫磺,硝就用堆肥法,足够我们使用。” 闽王张瑜亮了解到这种情况,他就决定今后除了打下开罗外,必须要在资源丰富的地方建成。 这种重要的矿产,都要依赖外界,他的国家走不远。 金兰城的工厂,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火枪和各种机械农具。 三位王爷开始引导移民,陪同军队一起向着周边探索。 郑王王仲策开始探索金兰半岛和金兰城西南部地区。 闽王张瑜亮和晋王李凤鸣联合起来,开始向尼罗河流域探索。 ……………………………… 一条直比长江稍逊的大河,自南向北流淌。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