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商议 (第1/1页)

皇帝苏河在乾清宫批阅奏疏,他再次打开一份新奏疏,看到上面的内容,眉头紧紧皱起。 “胡闹,这简直是胡闹。” 皇帝苏河看完奏疏上的内容,这又是一份弹劾大皇子苏蜀的奏疏。 “通知通政司,近期因为大皇子反贪导致官员弹劾的奏疏,不用送到朕的面前。” 皇帝苏河说话的时候,他还把手中的奏疏,直接扔到地上。 帝国这些大臣平时自夸自己是清官,现在竟然为贪官求情。 大皇子苏蜀反贪工作做得很好。 他没有罗织罪名诬陷好官,抓捕的官员,全部都是查实证据的贪官。 大皇子苏蜀自己没有犯错,做的工资还是反贪。 皇帝苏河又怎么能因为贪官亲友的求情,去处罚表现出色的皇子。 哪怕是这些贪官亲友的人数太多,足足有三十多人。 这三十多人,不是简单的三十人,而是能把奏疏递到皇帝苏河面前的人,他们都不是简单的人物。 周方志公公一边示意小太监,把地上的奏疏捡起来,放到留中的区域内。 那里是存放皇帝陛下不给回复奏疏的区域,表明皇帝陛下对这件事的态度。 他同时恭敬的回道:“陛下,这件事情臣记下了,一定会准确传达给通政司。” 皇帝苏河点了点头,他再次吩咐道:“周爱卿,你派人盯着点大皇子苏蜀的情况。 这小子正在搞反贪,但他想的太简单。 那些人堂堂正正,通过官府解决问题,朕还不担心。 朕就怕有的人狗急跳墙,使用一些下三滥的手段。 大皇子苏蜀社会阅历太浅,背这些阴招干扰了。 正常的官场斗争不用管,朱雀卫的人挡住那些下三滥的手段。” 周方志躬身行礼道:“请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任何人,干扰到大皇子的工作。” ……………………………… 文华殿内,首相钱明义看到众人唉声叹气的表情,他用手拍桌子,略带气愤的说道:“你们这些人,到底是怎么办事。 无线电报相关的事情,那可是陛下亲自盯着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必须是各个衙门,优先度最高的事,怎么还有人在这件事情上认不清。” 工部尚书金银花长叹一口气,他无奈的说道:“钱大人,我们也没有办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官员办事,总不能让我这个尚书亲自下基层。 这段时间,我们工部的官员,侍郎全被抓起来,各司的主官郎中被抓了四个,负责具体事物的员外郎,被抓了九个。 现在工部还能正常运转,而不是直接瘫痪,那就是我这个裱糊匠还算有些本事。” 教育部尚书宋康年,听到工部尚书金银花的诉苦。 他也无奈的说道:“礼部已经被陛下拆分,教育部刚刚成立。 我们正准备研究部署今年的科举,负责科举的官员,直接被抓走了一大半。 他们如果像苏文宝那样,贪了数百万两银币,不抓不足以平民愤。 很多人只是因为几千两银币,他就被剔除功名,抓进刑部大牢之中。” 刑部尚书冒襄嘲讽道:“贪污受贿不分金额大小,只要触犯帝国的刑律,就是要把他们抓到刑部大牢之中。” 冒襄这句话一出口,他立刻感觉自己隐隐受到了排斥。 但他必须这么说,他就是要力挺大皇子苏蜀。 冒襄不是从龙功臣,也不是汉中科举,初代优秀的文臣。 他的仕途也没有其余人那样顺利。 他这些年一直在吕宋和交趾两地奔波。 他这次回京述职遇到了好时机,正是六部重组,朝廷选拔工部尚书的时候。 冒襄近水楼台先得月,通过找老朋友等方式,他终于运作成为刑部尚书。 但他想进入内阁,几乎不可能。 冒襄也有自己的抱负,他只能另辟蹊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龙之功。 他准备抱上大皇子苏蜀,认为只有大皇子,有机会取得储君之位。 只要大皇子能上位,必然要安排自己人,他进入内阁的希望很大。 押注某位皇子,成功就飞黄腾达,失败会连累家族。 身家丰厚的人,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他们不会把所有筹码都压上。 冒襄这种前进无路,又不甘心的人,才会选择不留后路,压上所有筹码。 大皇子苏蜀也正是因为有他这个刑部尚书帮忙,抓人的速度才会这么迅速。 首相钱明义看到气氛有些不对,他狠狠的一拍桌子说道:“我不听你们的理由,六部的尚书,能者上,庸者下。 你们处理不好,那就换能处理的人上来。” 文华阁内热风吹拂,本来还带着担忧神色的众人,听到首相钱明义这句话,他们仿佛一盆冰水直接浇下,来了一个透心凉。 内阁首相没有直接罢免各部尚书的权力。 但内阁首相,必定是皇帝信任的大臣,他对于各部尚书人选的情况,深得皇帝的信任。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