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重炮攻城 (第1/1页)

好书推荐: 抗战之野战独立团

苏河和张瑜亮来到火器厂,看到经过多次改进,铸造成功的重炮。 它长三米,口径150毫米,炮管上有九圈铁箍,紧紧箍住炮身。 这些铁箍是为了防止大炮炸膛。 后勤士兵正在用简易的人力吊车,把重炮吊装在运输车上。 这辆运输车也是特制,承重部分用上钢材加固。 大炮重达五千斤,防止车轱辘陷进道路里,直接采用半米宽的超宽车轱辘。 这种重炮才是陆战之神,没有关隘能挡住它。 苏河摸着重炮闪亮的炮身,它一定能砸开大散关的城墙。 “张瑜亮,你觉得150重炮能不能打下大散关。”苏河询问道。 大炮种类渐渐增多,为了方便实用,苏河采取口径命名的方式。 “我觉得没问题。除了重炮无法运输的地方,没有任关隘能挡住。”张瑜亮信心十足的回应道。 火器厂只铸造这一门150重炮。 为了运输它,马的拉力不够,特意找了几头健壮的骡子。 一共有六头骡子拉车,三头骡子并排在一起,排成两排拉着这辆大车。 炮兵营士兵小心翼翼固定好重炮,他们赶着车向军营走去。 骡车走在沙石路上,车轱辘都微微下陷。 张瑜亮看着骡车正常行走,没有陷下去,道路修的非常好。 他感慨道:“没想到只用了六天,村民就修完这一条路。 路的宽度只能用那三头骡子,要是有六头骡子宽,那拉车更省力了。” “大部分人手都集中在这条路上,它才几里长,这么多人当然修的很快。 我们是直接发工钱,又不是以前的徭役,农民干活积极性很高。 把道路加宽一倍,修路时间需要延长几倍,我们要尽快攻下大散关。 打不下大散关,我们如果被陕西官军围剿,都没有退路。” 骡车把大炮拉到村口不远的军营,一团和三团的士兵都在这里等待。 “出发,进攻大散关。” 苏河一声令下,大军开始出发。 …… 大散关守备孙如俊正在府邸喝着酒。 他心腹跑来汇报:“大人,黄衣贼大队人马过来,估计要攻打我们。” 孙如俊把眼一瞪:“怕什么,我这是天下雄关,就反贼那攻城能力,还能拿我们怎么样。 你以为我这是小县城,架个梯子就能攻下来。 放心,城楼上有十多门大炮,我们还有两千多名弓箭手,没人能攻下我们。 城里粮食足够,缺兵还能去汉中招募,大散关稳如泰山。” 孙如俊底气十足,他知道兵强才有权,是军队少有没吃空饷的军官,兵员素质在西北都排得上号。 区区反贼而已,怎么可能攻破雄关。 “大人,听说反贼有大炮,他们攻下县城就是用的大炮。” 孙如俊面带微笑,道:“这个没关系,反贼可能缴获卫所大炮。 我们守城的大炮,已经是最顶级的红夷大炮。 足足有十多门,我们居高临下打得更远。 反贼只能挨打,我们必胜。 反贼敢靠近城墙,我们还有一些小炮,用霰弹打他们。” “召集兵马,我们去城墙守卫,让反贼见识我们的厉害。” …… 苏河看着前方的关隘,六米高的关城立在清姜河边上。 大散关北城墙城头有八门红夷大炮,还有数千名士兵持弓立在城头。 没有重型工程器械,只靠人命填不满这座城池。 大军在大散关八里外摆开阵势,炮兵营在后方构筑炮兵阵地。 等一切准备就绪,苏河下达命令。 “开炮。” 传令兵摆出开炮的旗语。 张瑜亮看到旗语,做出开炮的指令,炮兵营点燃150重炮的火绳。 重炮发出轰鸣,炮弹飞过大散关城墙,打到关内。 张瑜亮看到炮弹打偏,立刻调整大炮角度。 大炮直接打到大散关北城墙上。 孙如俊看到大炮打过来,面色如常的指挥。 “反贼就一门大炮,我们北城墙有八门炮,快开炮还击。” 大散关城墙上的炮兵立刻开炮还击。 苏河看着大散关城头炮兵开炮,云梯攻城,这八门大炮使用霰弹,就能对士兵造成极大的伤害。 大散关的炮兵居高临下,但他们的大炮射程有限。 同等射程的大炮,大散关居高临下肯定有优势。 苏河看到炮弹在大军前方三里就落地,又继续向前滚一里多停下来。 孙如俊看到大炮已经到射程极限,还距离反贼很远。 他惊骇道:“反贼大炮怎么能打那么远,我们麻烦大了。” 炮弹打在城墙上,整个城墙都在震颤,还有士兵被蹦飞的石块划伤。 李凤鸣看到后,笑着说道:“大局已定。” 重炮持续不断轰击大散关北城墙,被炮弹轰击的地方都出现裂痕。 大明守军没有办法反击,士气也濒临崩盘。 孙如俊看到城墙已经出现拇指粗的裂缝,不出半个时辰,大散关城墙必定倒塌。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