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辽王使者 国民等级 (第1/1页)

晋王李凤鸣、郑王王仲策、闽王张瑜亮,三位王爷百忙之中聚到一起。 他们看着手下汇总过来的数据,都是眉头紧皱。 闽王张瑜亮骂道:“卞玉和那小子是怎么搞的? 死亡率都已经接近百分之五。 这么高的死亡率,我还怎么招募移民。” 晋王李凤鸣看到正发着火的闽王张瑜亮。 他们所属的移民死亡率与距离金兰城远近正相关。 郑王所属的移民,他们活动范围在金兰城不远处,移民死亡率最低。 闽王张瑜亮所属移民建城的地方,距离金兰城最远,移民死亡率最高。 这与金兰城提供物资多寡,有着密切的联系。 晋王李凤鸣安慰道:“张兄,我的移民死亡率也不低。 我们第一次来非洲这里开荒,这是瘴气极多的地方。 不只有着毒蛇毒虫,这里还有多种陌生的传染病。 咱们抓不到的黑人土着,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食物。 这些黑人都会患病死亡,更何况是远道而来的移民。 只要度过开荒期,又有足够的医生治疗病患。 移民的死亡率,就能降到让我们接受的程度。 我在这里的第一座城,罗阳城已经快建造完毕。 建成之时,也会有大量的移民死亡。 主要是霍乱和蚊虫传播的高热病。 河水通过氯气消毒再饮用,可以断绝霍乱的传播。 消灭蚊虫栖息地,派遣医生治疗病患。 用冰水擦拭病患的身体,同时喂服控制症状的汤药。 大部分病患,都能通过这种治疗恢复健康。 据派遣的医生观察,患过一次病的病人,很难再患第二次。” 闽王张瑜亮听着晋王李凤鸣的劝告。 他长叹一口气,道:“还是医生太少了。 我们本来在大华,招募医生就比较困难。 能力较强的医生,在大华那里都有很高的待遇。 本王招募到的医生,大部分还留在金兰城。 重赏之下,也很少有医生跟着开荒的队伍。 他们总想躲在金兰城这里观望。 等着开荒结束,生存环境更好一些。 他们也搞定这里的大部分常见疾病,才愿意跟着大部队前往新城。 本王之前没有料到,开荒会这么困难。 要不然会加强对医疗方面的投入。” 晋王李凤鸣听到闽王张瑜亮这么说,他也深有感触。 罗阳城建立之后,他也是付出很多代价,这才说动赵炳术等医生,驻守在罗阳城。 晋王李凤鸣感慨道:“一名合格的工匠,只需要经过三个月的培训。 一个不识字的文盲,让他们认识常见文字,这也只需要半年时间。 但让一名识字的医生学徒,可以独立完成常见病的诊治。 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我们可以快速培养工人,没办法快速培养医生。 降低死亡率,还是要靠各种药物。 医生负责找到治疗疾病的药物,由乡村一级的官吏,推广相应的药物。” 闽王张瑜亮认同道:“现在也只能使用这种办法。 通过药物减轻常见病的死亡率,在医生不足的情况下,这是比较好的方案。” 郑王王仲策一直听着晋王和闽王的交谈。 他那里的情况不算严重,但他下属活动的范围更大。 晋王和闽王的下属,只是沿着尼罗河行动。 他的下属却在非洲丛林荒原中,找寻各种矿藏的踪迹。 郑王王仲策了解到,非洲大陆有着千奇百怪的疾病。 他们现在遇到缺医少药的问题,随着各国活动范围变大,局势会变得更加严重。 郑王王仲策看到晋王李凤鸣和闽王张瑜亮暂停他们的讨论。 “张兄、李兄。我也同意普及治疗常见病的药物。 现在非洲这里,青霉素和青蒿素用量非常大。 一些常见的药材,消耗量也非常大。 我提议咱们试种一些药材,能让药材本地化种植,那就尽量不要外购。” 闽王张瑜亮同意道:“王兄这句话提醒了我。 开罗的纬度和松江府差不多,金兰城这里的纬度和吕宋岛差不多。 除了类似人参,长在北方的药材,其他药材都可以种植。 特别是提取青蒿素的黄花蒿。” 三位王爷正在研究药材种植和培养化合药物合成的人才。 三国今后在卫生防疫领域共同合作,打通药物在各国的流通。 一名官员敲响会议室内的房门。 他得到允许后,走进来汇报道:“三位王爷,辽王派来的使者已经登上码头,即将来到金兰城。” 他们三人用眼神相互碰撞,郑王王仲策开口吩咐道:“你们把使者带到会客厅。” 他们三人百忙之中,能聚集在一起。 就是为了会见,辽王派来的使者。 他们三位王爷合力建造金兰城,这座城的建造速度很快。 金兰城城处在金兰半岛的南端。 没有惊动已经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