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应对雪灾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苏河为了应对可能遭遇的大雪灾。 他立刻调动全县的力量,提前应对这次雪灾。 苏河在大散关调集一批工匠,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描述,尝试制造煤炉和蜂窝煤。 蜂窝煤制造方法很简单,炼焦厂无法使用的劣质煤,把它磨成粉。 煤粉、石灰粉和木炭粉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压制成中间带有孔洞的蜂窝煤。 工匠们尝试蜂窝煤的制造方法,他们开始不断配置不同的原料比例。 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成功掌握最佳的原料比例。 非常容易点燃又燃烧稳定的蜂窝煤就制造出来。 苏河雇用村民开始大量生产蜂窝煤。 煤炉比蜂窝煤要简单,寻常的煤炉改一改,就能完美适配蜂窝煤。 苏河通知乡长以上的官吏和军官到大散关开会。 他在开会之前先和李凤鸣参谋、李志升知县研究应对方法怎么做。 他们经过商量发现应对雪灾,只要保证充足的食物和取暖,能让大部分人安稳度过雪灾。 他们根据县里的情况,制定一系列方案。 …… 观音堂乡乡长金银花走到他老领导李志升身边,问道:“李知县,苏统领把我们招过来干什么?这是要打仗让我们配合后勤工作吗?” 金银花距离大散关近,能经常看到大兵调动的迹象。 他觉得这种动作,是开战前的准备。 “不要在意什么原因,想升官就要越快越好的完成任务。 我们要做的任务很快就会下达,你一定保质保量做好。 任务都不难,只是繁琐一些。” 李志升小声的提点金银花。 苏河走进屋内,现场嘈杂的声音立刻消失。 他刚刚去教导军官怎么使用蜂窝煤。 他看着在场的官吏们,道:“李凤鸣参谋预测我县近期会下大雪。 这是百年难遇的大雪灾,我们要全力以赴应对这次雪灾。 在这件事情上表现好的官吏,我会提拔他们为知县。 大家都知道,我绝不会龟缩在这一县之地,知县的位置有很多。 今后能坐到哪个位置,就看你们的表现。” 听到有升官的机会,现场的官吏眼睛都亮起来。 他们下定决心,一定把这个事做好。 李志升作为代表,他们都知道。苏河不是空许诺,做好了真能当大官。 “下面由李知县安排乡里的任务。” 苏河让李志升安排任务,他即将南下打下汉中。 他现在正在慢慢放权,只掌握主要官吏任免,财政等大方向。 县里的具体政务工作交给李志升知县负责。 李志升站起身,笑呵呵的看着这些官吏,他慢声细语的说道: “你们一共有三件大事,是这次应对雪灾的考核方向。 办好事情,立功的人,会获得苏统领提拔。 把事情办砸的人,我直接就罢免他的官职。” 李志升这话一出口,在场很多官吏都战战兢兢。 知县有权利罢免他们。 李志升伸出一根手指,道: “第一个任务,组织村民给我们缝制棉衣。 每一套棉衣由我们发放材料,村民缝制好,质量合格一套棉衣给200文钱。 缝制棉衣的村民家里,可以半价购买一套棉衣。” 官吏们明白,这件任务主要是给士兵缝制棉衣,同时也以工代赈的一部分。 李志升又举起第二根手指,道: “第二个任务,组织村里人去秦岭砍伐木材。 要砍伐足够过冬的木材,县里会给你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比如伐木工具和运输工具。” 李志升不能明说蜂窝煤主要提供给造反队伍的支持者,比如官吏和士兵的家属。 必须要让村民看到两者的差异性。 普通村民取暖,主要靠木柴。 只靠村民自己,获得不了多少木柴,必须统一组织进深山伐木。 大段木头卖给工厂挣钱,零碎的木头当做柴火。 李志升再次举起三根手指,道 “第三个任务,为统领府工作的人,例如工人和士兵的家属,都会给家里免费发放煤炉和足够过冬的蜂窝煤。 你们要教会其他人怎么使用煤炉,尽量别煤烟中毒死人。” 李志升宣布完任务,他就带着官吏们一同参观煤炉和蜂窝煤,并教会他们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周大山挥舞着伐木斧,砍伐他面前的大树。 他立刻闪身到一旁,喊到:“树要倒了,大家躲开点。” 两人才能合抱的大树被砍倒,周大山继续砍伐另一根树,他的同伴清理倒下的大树。 大树要被锯成三米长的一段卖给工厂,能卖不少钱。 树枝要修理整齐,捆成捆码放好,这是他们的柴火,全靠这些柴火过冬。 周大山干了一天活,傍晚时他们把木材装上骡车。 这些骡车都是乡里免费借给他们使用,连草料钱都不用出。 天完全黑下,周大山背着属于自己的那捆木柴走回家。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