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新历法 新技术 (第1/1页)

苏河带着文武官员离开议会。 今天的御前会议正式结束,官员们都离开紫禁城。 没有突发的重大事情,等到元宵节过后,内阁等中枢才会恢复正常上班。 在节假日,只留下值班的官员,处理重要的事情。 苏河和科学院院长田家鹏,一起乘坐马车赶往大华皇家科学院。 他面带欣喜的夸赞道:“田爱卿,明年将会实行新的历法。 你从汉中那时就开始编撰的历法,终于编撰好了。” 现在使用的历法,还是大明早期编撰的历法。 历法的最大作用,就是指导农业生产。 对农业影响最大的二十四节气,却没有在历法之中体现出来。 每年还需要老农根据经验,确定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日期。 老农估算错误,就会错过农时,让粮食减产。 这是因为旧历,主要看月相。 农时主要看太阳在黄道的位置。 例如秋分就是太阳达黄道经度一百八十度,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旧历受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其日期还有很多错误之处。 苏河在科学院筹备之后,就让他们根据新的天文知识,编写出合适的历法。 田家鹏介绍新历法的情况。 “陛下,旧历在这个时代,错误频出。 陛下还有前明的崇祯皇帝,都发现这个问题,派遣官员编纂新历。 我在汉中天文台,记录着地球、太阳、月亮的运转周期。 确定太阳在黄道位置,它对地球的具体影响。 并根据之前的记录,找寻这三个天体运转的规律。 来到京城之后,我们获得大明徐光启等人编撰新历法的资料。 大明保存的资料更全面,他们连前几朝记载的资料都有保存。 这些资料极为珍贵,为我们提供参考的数据。 大华科学院和大华天文台合作,分析这些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已经总结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规律。 之前的历法,主要是看月相。 与农时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却是看地球在黄道的位置。 我们结合历朝历代传承的黄道坐标和现在天文学知识。 发现二十四节气与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密切相关。 天文台每年会测算二十四节气具体的时间,通过新历法公布。 新历法吸纳旧历的优点,以太阳历为主。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时间非常稳定。 用这个时间作为历法的标准,历法不会因为时间的拉长,出现太大的错误。 根据天文台的测定,地球围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在365天5小时48分到365天5小时48分之间。 新历法制定的时间是一年365天。 为了平衡时间,新历法决定,每过四年,二月份就多出一天时间。 为了与国家规定的休息日相配合。 新历法规定七天为一周,第七天是休息日,被称为周日。” 苏河听着田家鹏介绍新历法的情况。 这个新立法,就是天文台观察到的天文信息,结合华夏自古相传的天文信息。 新历法兼顾了实用和传统。 历法对国家极为重要,新历法是开国历法,绝不允许出现问题。 现在人们对于日期和历法,没有太高的要求。 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社会人员和物资流通速度加快。 所有人都需要了解准确的日期,这就对历法有了极高的要求。 等到人们熟悉新历法之后,历法就只能小改,不能再像这次一样,彻底推翻重来。 苏河已经问过很多次,他再次询问道:“田爱卿,你们详细检查过新历法的准确性吗? 朝廷不着急出台新历法,你们不用太急切,有充足的时间修改。 新历法一定要保证,不会出现错误。” 田家鹏胸有成竹的说道:“陛下,我们都知道新历法的重要性,我能保证新历法的准确性。 上次陛下提出这个问题,为了保证新历法的绝对准确性。 我们根据日期推断,已经把新历法,编写到一千年之后。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不发生大的改变,新历法绝对没有问题。” 苏河听到田家鹏这么做,他才完全放心。 新历法在日期循环上没有出问题,那就是一部优秀的历法。 只要地球公转速度不变,哪怕是沧海桑田,都不影响新历法记载时间。 苏河夸赞道:“田爱卿,你们能做到这一步,那已经是非常好。 有没有成品的新历法,我看一看。” 田家鹏从自己的衣兜中,拿出两件儿巴掌大小的小本本。 “陛下,我们委托少府的印刷厂的日历。 我们印刷两种日历。 其中一种用铜纸板制作,制作精美。 另一种用回收纸制作,他的做工粗糙,但只卖三个铜币。” 苏河看着这两个日历,他拿起看着就粗制滥造的日历。 农民对历法的依赖很高,他们消费不起太昂贵的日历。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