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收复琼州 (第1/1页)

南海舰队主力,从九龙军港出发,向着徐闻县前进。 第一军第一师鲁晨阳部,在雷州府徐闻县,等待与海军会合。 明军水师的主力,就在海口港停泊。 琼州府府城和海南卫,都在海口港附近。 只要他们海军占领海口港,琼州府就无险可守。 第一军第一师,将会乘坐运输船,登陆琼州府。 秦始皇号战列舰,满帆借着风力,向徐闻县前进。 李青木站在甲板上,他拍了拍甲板上一个特别粗大的火炮。 “这是广州兵工厂,专门为我们海军制造的实验型管退式火炮。 205舰炮,采用最新的制退附近机技术。 炮管与炮架不再是刚性连接,内部有滑轨和六根弹簧。 205舰炮开火之后,不需要在甲板上大范围滑行,用蒸汽牵引机帮助他复位。 这个过程,久经训练的士兵,也要耗费十多分钟。 炮架不用移动,炮管自动复位。 有这种结构的火炮,开炮之后不用重新校准炮口。 装弹之后可以快速发射,对军舰这种需求射速的作战平台。 管退式炮架,这简直是非常完美的发明。 秦始皇号战列舰一共有两门205舰炮,最大射程高达五千米,炮弹装有三十公斤黄色火药。 它是我们现在能研发,口径最大的火炮。 这种火炮,可以对付海口港的红夷大炮。 不知道海口港,在哪里搞到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前段时间,我们用巡洋舰试探。 舰船上的120舰炮射程不够。 之前新式军舰刚入列,士兵都在训练,了解军舰的性能。 等到士兵能熟练操作军舰,战列舰马上就要下水。 我选择等战列舰入列,直接进攻海口港,一战定乾坤。 而不是通过琼州府其他地方登录,打一场耗时许久的战争。” 李青木看着秦始皇号战列舰上面的火炮。 管退式炮架,看着非常漂亮,火炮都是采用最新技术制造的舰炮。 中央都督府后勤部,前段时间发公文。 为了方便火炮的使用,他们给火炮定下统一命名的规则。 火炮按照使用要求不同,同一口径的火炮,需要制造不同的身管长度。 火炮按照口径大小加上使用场景命名。 同一种火炮如果有区别,再加上甲型、乙型、丙型等区分。 比如陆军常用的火炮,就是120步兵炮。 广州兵工厂制造的新火炮,全部装到新式军舰上。 淘汰下来的旧火炮,很多装到葡萄牙工匠制造的西夷型军舰上。 葡萄牙工匠经验丰富,建造速度更快。 这些西夷型军舰,它们和巡洋舰差不多时间下水。 但这些西夷型军舰整体实力,连巡洋舰都比不过。 它们的木质龙骨,承受不住太大的火炮后坐力,火炮开火都需要分批进行。 但这些军舰有一个极大的优点。 西夷型军舰都是木质龙骨,军舰的自重更轻,速度比广州造船厂制造的钢铁龙骨军舰更快一些。 这些西夷型军舰,一般是舰队的先锋,负责侦察和追踪目标。 葡萄牙工匠一共制造三艘,正好每一个分舰队分一艘。 海军的速度很快,他们已经到达徐闻县港口附近。 大部分海军军舰,抛锚停在港口外面。 秦始皇号战列舰吃水太深,徐闻县这里没有建设军港。 李青木乘坐小船儿,去会见第一军第一师师长鲁晨阳。 鲁晨阳看到李青木,他立刻给李青木敬了一个军礼。 他们沟通一下作战方案和琼州府明军的情况。 “李青木都督,我军继续在徐闻县这里等待,还是乘坐运输船,与海军一同行动。” 鲁晨阳极为客气,他来之前苏熊军长特意交代他。 没有登上琼州府之前,一切行动听海军的吩咐。 李青木看到鲁晨阳非常配合,他直接提出速度最快的方案。 “你们乘坐运输船,跟在海军后面就行。 在广东省附近这片海域,没有人是我们海军的对手。 哪怕那些能跨越远洋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也不行。” 鲁晨阳看到李青木极为自信,他知道李青木平时很谦逊。 现在能夸下海口,那就是有极高的把握。 鲁晨阳下令第一师士兵,开始登上运输船。 李青木看着第一师炮兵团拖动的火炮,全部都是老式型号的火炮。 广州兵工厂生产的陆军使用新型号火炮,全部运往奉节城。 怪不得苏熊都督这么着急,再不争取,他们东南都督府就无军功可立。 琼州海峡非常狭窄,秦始皇号作为旗舰,南海舰队全军出动,来到海口港外边。 李青木用望远镜,观察海口港的情况。 海口港内停泊四十多艘明军水师的大中型战船,这是广东明军水师大部分力量。 海口港岸边上,有十多门巨大的红夷大炮。 岸上的炮台能打得非常准,同样的射程,军舰与岸上炮台对射,那会非常吃亏。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