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舰队归国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明末逐鹿天下揭竿而起第674章舰队归国军舰以缓慢的速度,行驶在苏伊士运河河道之中。 李平浪提督看着繁忙的运河,不断有商船排队,想要通过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出现,让大华帝国到欧洲的路程几乎缩短一半。 沿途的海况也更加平稳,让海运彻底繁荣起来。 闽国运河两岸的百姓,他们也对铁甲舰很感兴趣。 特别是铁甲舰在欧洲取得碾压性胜利,它代表着强大的实力。 岸上的人们看向铁甲舰,露出惧怕又羡慕的神色,小声讨论着铁甲舰的战绩。 帝国海军舰队不需要排队,顺畅的走出苏伊士运,来到红海的海面上。 李平浪提督拒绝闽国官员的邀请,让军舰锅炉满功率运转。 军舰冒着浓浓的黑烟,在岸边所有人的注目礼下,向着南方远去。 李平浪回头远望苏伊士运河,回想着这次在欧洲作战。 他感慨道:“要不是这次兵力太少,我一定会登陆,搅他个天翻地覆。” 顾忠煌参谋长从舰岛中走出来,他听到李平浪提督的话,惋惜的说道:“我们只是承担探索者的角色。 这次来欧洲,主要目的是考察航线上的水文信息、建立稳固的基地、检验铁甲舰的作战性能。 这几项任务,我们完成的很好,一定会得到陛下的奖赏。 来欧洲之前,谁又知道铁甲舰对上风帆舰,是这种碾压的局势。 我们需要把成功的经验带回国内,海军下一次行动,那就有充足的经验。” 李平浪提督听到顾忠煌参谋长的安慰,他只能无奈的点点头。 这场战争最后悔的事,那就是因为实力不足,没能在欧洲腹地上岸,占领知名城池。 大华帝国军方,一个将领完成之前任何人都没有完成的成就,那是极大的加分。 李平浪提督静下心,回到房间之中,他翻看着舰队记载的作战资料,写一份详细的战报。 这份战报记载着全舰队所有人的功勋,绝对不能出现差错。 这同时也是铁甲舰第一次与敌军作战。 他书写的战报,很可能让海军所有将领学习。 这份战报必须要精益求精,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李平浪提督写好这份战报,他很可能平步青云。 绝不允许自己把握不住这次珍贵的机会。 ……………………………… 李平浪提督眼睛通红,他闭关写战报,经过多次检查,终于弄出来一份自己满意的战报。 他叫来郑森、施琅等将领阅读这份战报,找寻战报之中的错误。 经过多次研讨,战报之中绝对没有一眼就能发现的简单错误。 李平浪提督张开双臂,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的吹拂。 他感觉到军舰的速度有点慢,看向旁边的顾忠煌参谋长,询问道:“军舰现在走到哪里?这是要去港口补给吗?” 顾忠煌参谋长点头道:“我们现在已经走到阿拉伯半岛南端。 正准备前往蔡国,补给一些淡水和蔬菜。 将士们在艰苦的情况下,可以靠着茶叶和豆芽,不会导致坏血症。 但补给方便,还是多吃一些蔬菜,更符合将士们的口味儿。” 李平浪提督转头看向岸边,这已经有一个繁忙的小镇的雏形。 他们来时,护送蔡王吴杰,现在正好可以观察,蔡国在这里的表现。 帝国海军舰队靠岸时,穿着一身蟒袍的蔡国世子吴正熙,带人前来迎接帝国海军舰队。 吴正熙登上武夷山号,他看到李平浪提督,笑着说道:“李大人在欧洲的英姿,我也有所耳闻。 这一场战争,打出了大华帝国海军的威名。 我们这些藩属国,前往欧洲做生意,都变得容易许多。 之前傲慢的欧洲人,再也不敢把我们当蛮夷看待。 营商环境的好转,全都依赖李大人的丰功伟绩。 帝国海军舰队停靠在港口,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李平浪提督看到吴正熙的表现,本来青涩的少年,变得成熟许多,环境真的锻炼人。 他拱了拱手,客气的说道:“舰队需要补给一些淡水和食物,特别是耐保存的蔬菜。” 吴正熙笑着说道:“完全没有问题,港口周围就有一条小河,淡水非常充沛。 我们这里也种植土豆、白菜、萝卜。 这些都是耐保存的菜,完全可以供应帝国舰队。” 吴正熙常年生活在京城,他知道大华帝国军方购买物资,付钱都非常痛快。 绝对不会出现欺行霸市的情况。 蔡国通过这笔交易,不只是能交好帝国海军,还能挣到一笔丰厚的银币。 一个想买,一个想卖。 两人很快达成交易,吴正熙立刻吩咐当地官员,尽快组织一批蔬菜,供应帝国舰队。 同时调派民夫,从河中挑淡水,免费供应帝国舰队。 李平浪在等物资运送的时候,他也与吴正熙闲聊。 “吴世子,蔡国在阿拉伯半岛,是否站稳脚跟。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