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秋收 (第1/1页)

宝鸡县。 平静的小山村,被整齐的脚步声惊醒。 鸡鸣狗吠声不断响起,村民也被外面的动静惊醒。 正是秋收的时候,他们昨天已经忙碌一天。 早上天刚亮,就需要去割小麦。 割到天黑看不见麦田,青壮熟手,也只能收割一亩多地。 麦田必须要短时间收割完,小麦比水稻更娇贵。 水稻生长在潮湿环境,成熟后不太怕小雨。 水稻怕大雨和冰雹,会把稻穗上的稻粒打掉。 小麦收割时,下小雨都不行。 它被淋湿之后,容易发芽或是发霉,一亩地直接绝收。 最佳的办法,就是在小麦成熟时,趁着天气好,把麦田直接收割。 “老少爷们儿都起床,军队帮我们收粮了。” 村长不断敲着锣,挨家挨户通知。 他每家每户通知完后,去见军队的长官。 石大坚连长耐心和村长沟通。 “我们来了一整连,帮助你们乡收割小麦。 我们优先收割军属的麦田,军属收割之后,才会帮其他村民。” 村长高兴的说道:“这是应该的,你们是军人,优先帮助军属收割小麦,谁都挑不出毛病。” 石大坚带着麾下士兵,开始帮助村民收割小麦。 他们手中的工具,就比村民好很多。 他们用的镰刀,是钢铁厂采用最新淬火工艺,生产的镰刀。 比寻常的镰刀,更加锋利和耐磨。 士兵还都是青壮,这次带来的士兵都会干农活,收割小麦速度远超村民。 这是参军模范村,小山村青壮很少,大部分是四十岁的大叔。 他们常年受到士绅压榨,有的已经满头白发,脸上都出现皱纹和老人斑。 开始还担心小麦没办法快速收割。 村民们看着军队收割小麦速度非常快。 村民们把割下来的小麦,成捆的捆好。 准备运到晾谷场去晾晒。 看着成捆的小麦,黄色的麦穗,每个村民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 益门乡乡长韩翠柏,他用黑驴拉着一辆大车,车上面还有一个古怪的机器。 驴车刚走进临河村,就有很多村民围上来。 “韩乡长来了,他带着脱粒机来了。 我们终于不用自己拍打麦穗脱粒。” “乡亲们,你们的粮食产量,乡里都已经报上去。 你们有没有出现重大差错,把劣田报成良田。 出现这种事情,及时跟我说。 等到税务局的税警,来到乡里储粮局粮库。 你们去交税和贷田款时,被他们发现弄错,那时候就晚了。” 韩翠柏再次提醒村民,等到真交田税时,被查出来偷税漏税,惩罚非常重。 他也害怕有村长欺上瞒下,现在他每项政绩考核都是优。 正处在升知县的关键时刻,平稳度过秋收,他能升任一个富县当知县。 出现问题,只能去偏远的穷县。 可不能因为治下出现大案子,影响他的仕途。 “韩乡长,村长很负责任。 我们家小孩现在都认字,他们能看懂统领府的公告。 谁想糊弄我们,那可就不容易了。” 韩翠柏听着村民的话,他工作的时候,现在也是战战兢兢。 村中很多孩子都认识字,统领府要求,所有政策必须长时间公示。 今后再有官员想糊弄村民,那非常不容易。 改告示更不可能,一些像秃鹫一样的记者。 那种风尘女子,消息极为灵通,很多改告示的官员,被记者曝光,他们都被都察院带走。 韩翠柏把脱粒机,拉到村中晒谷场。 临河村的小麦和红薯已经收割完。 他们益门乡,就驻扎着一支军队。 韩翠柏听到军队帮忙收割时,他都乐疯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之前一直担心村里的青壮不够。 无法完成收割,有的作物会烂在地里。 六七个村民围着脱粒机,一起使劲,把脱粒机从驴车上抬下来。 “现在枯水期,我们这里又没有风车。 脱粒机只能手摇,大家先帮助军属脱粒。 之后谁家的粮食,谁负责摇动脱粒机。” 韩翠柏说完话,站在脱粒机的右边,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把手。 他摇动把手,通过齿轮带动脱粒机主轴。 脱粒机开始缓慢的转动起来。 “把麦穗放入脱粒机,你们拽着麦秆。 千万要注意,不要把手伸进脱粒机。 上面的铁钩子,会把你们的手指打掉。” 韩翠柏只是吓唬村民,他用手摇动的力量,最多就是在手指上划出一个大口子。 村民们看着脱粒机,只是转了几下,麦粒就全部被打掉。 顺着脱粒机左右晃动的筛子,直接流到麻袋中。 村民们看着脱粒机的速度,他们非常震惊。 “这也太快了,我需要拍打一天的量,这个脱粒机,一炷香的时间就完成。” “韩乡长不行了,他明显摇不动机器,大家快去替换韩乡长。”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