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登基称帝 (第1/1页)

4333年(公元1636年),九月九日。 早晨四点,皇宫中所有人,都被一声钟鸣叫醒。 苏河立刻起床,在侍女的协助下,穿上皇袍和戴上冕旒。 寻常的衣服,他根本就不用侍女协助,自己就能穿好。 现在穿的皇袍属于特制的礼服,它是登基大典专用的礼服,不是平常穿的常服。 苏河穿完衣服,他赶往后宫会合自己的妻子们。 他来到坤宁宫,王文君穿着一身凤袍,在坤宁宫内向外观望。 今天除了是苏河的登基大典,还是王文君封后的典礼。 苏河与王文君,聊着典礼的礼仪。 同时通知其他妃子,赶到坤宁宫。 他们吃完早饭,一起前往皇宫外,参加登基大典。 李慧欣、娜仁、曲清漪三女带着各自的儿女,很快来到坤宁宫。 苏河看着气氛融洽的四女,他露出了笑容。 她们之间有一些竞争,但能维持表面的融洽,这已经是很不错。 随着苏河称帝,她们都属于皇妃,自己的儿子有机会继承皇位。 皇家利益远高于亲情,她们和背后的势力,都会推动她们相互竞争。 苏河看的很清楚,只有他的妻子不过线,他不会阻拦。 苏河看着正在聊天的妻子们,他说道:“刚才通政使汇报,礼部已经准备完成去。 我们尽快吃饭,马上就过去准备登基大典。” 苏河吩咐御膳房上菜,他们身前铺着餐布,开始就餐。 早饭很简单,为了不影响登基大典,也不能吃得太饱。 他们吃完饭,天色还没有亮起来。 马车前方有麒麟卫的士兵举着火把。 苏河带着妻妾们,乘坐马车在麒麟卫的保护下,赶往皇宫之外的祖庙广场。 车队在天亮之前,来到祖庙广场。 文武百官和军人、工匠、商人、农民代表,都已经提前来到祖庙广场这里。 祖庙所在地,就是大明朝的太庙所在地,经过礼部改建,已经变成祖庙。 这里就是举行登基大典和重大礼仪的场合。 祖庙广场这里立着黄帝和炎帝的石像,还有一个巨大的石碑。 礼部尚书宋康年,看到苏河的车队到来。 他小跑过来,在车旁恭敬的说道:“陛下准备好了吗? 我们礼部已经准备好,时间差不多快到了。 登基大典随时可以开始。” 苏河走下车,笑着说道:“宋爱卿,朕已经准备了,礼部开始走登基大典的流程。” 宋康年点了点头,立刻让看道路。 苏河来到祖庙广场黄帝的石像下,面朝东方。 礼部尚书宋康年,在黄帝像旁边,向着众人宣读苏河登基称帝的诏书。 这份诏书将会发行天下。 告知天下人,苏河已经登基称帝,成立新的王朝,大华王朝。 冗长的诏书念完,天色已经渐渐亮了起来。 宋康年退下之后,乐队奏响音乐。 所有人都在这里等待,接下来的仪式。 当一轮红日,已经从天空上完全升起。 宋康年开始主持登基大典仪式。 整个登基大典仪式,做出极大的改变,它和历朝历代都有巨大的差异。 四名穿着各异的人,从东方向苏河走来。 他们是去年的科考状元,穿着状元服的郑子良。 粗布短褐打扮的科学院育种院士李大江。 蓝色工人服装的机械专家魏大勇。 穿着绫罗绸缎的富商乔振。 他们四个人代表着士农工商,捧着装有传国玉玺的托盘。 四人背后的太阳也缓缓升起。 这象征着新生的王朝会像太阳一样,充满着活力。 四人来到苏河面前,他们跪在地上,举起手中的托盘。 这四人看到苏河用双手托起传国玉玺,并扶他们起来。 他们鞠躬行礼后,立刻从旁边退下。 苏河把传国玉玺捧在胸前,抬头注视着黄帝的石像。 他高声宣誓道:“大华王朝皇帝的权力,非天授之。 它来自于士、农、工、商对朕的支持,全国数亿百姓对朕的支持。 朕今天在这里保证,大华王朝将会给百姓提供安稳的生存环境。 使你们不被外敌所扰,不被贪官污吏剥削,不被豪强欺凌。 让你们不再忍饥挨饿,朝廷会尽快解决温饱。” 苏河说完,他弯腰鞠躬,给黄帝像行礼。 明代皇帝登基,第一个流程是祭天。 皇帝身为天子,向上天祭祀,天授予皇帝的权力。 大华王朝已经转变了信仰,不再信仰上天,苏河对登基的仪式作出改变。 不再是皇权天授,而是皇权民授。 苏河拿着传国玉玺,郑重向另一个凋像走去。 在行走的路上,他把传国玉玺交给身边的护卫,麒麟卫指挥使秦山水保管。 苏河来到炎帝像前方,石像身前有一个青铜鼎。 炎帝像左边有一个排位,上面用朱红色的大字,写着仁德皇帝苏三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