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强盛的魏国 (第1/1页)

天空上明月高悬,苏蜀站在泰山号战列舰甲板上活动。 今夜是他值班,要集中精神观察舰队周围的情况。 帝国皇家海军舰队强大,周围又是较为安全的海域。 但帝国皇家海军一名合格的将士,必须要保持时刻的警惕。 谁都不知道意外和战争,哪一个先到。 敌人进攻之前,绝不会事先打好招呼。 军舰必须时刻准备,敌人随时准备进攻的情况。 当然也只是提高警惕,不必时刻紧张兮兮。 帝国皇家海军有着不同的警戒等级。 在这种陌生海域,只是可能发生战争,警戒等级不高,但必须要有四分之一的将士夜晚值班。 军舰发生战争时,可以离开进行反击。 苏蜀今晚的任务就是了望,这是他主动要求,体验海军的每一个兵种,对海军的各项操作,要做到心中有数。 舰队的左前方,隐隐约约出现的小亮点,吸引了苏蜀全部的注意力。 舰队继续向前行驶,这些小亮点露出了它们的真面目。 这些是树立在海边的一座座灯塔。 灯塔上燃烧着明亮的电石灯。 巨大的光亮通过反射镜,把灯塔临海的一面照亮。 灯塔上的技术看着非常老旧。 帝国海岸边的灯塔,已经不再使用反射镜。 有学者发明灯塔透镜,这种装置可以把中心光源,转化成一束束更加明亮的光源。 苏蜀抬头望向泰山号战列舰舰岛上方的灯光。 一束束笔直的灯光,照亮整个舰队。 它采用的灯光技术,就是帝国最新的技术。 苏蜀看着这些海边的灯塔,他也能推测出魏国的实力。 他接触到的其他藩属国,只是在海港城池周边,树立指引方向的灯塔。 现在距离海图上标注的港口,还有很远的距离。 魏国能在这种地方,建立完善的灯塔,指引海上的船舶。 这足以说明两件事。 第一,魏国非常有钱,负担得起沿途灯塔建设的费用。 第二,魏国航海业比较发达。 全国都没有几艘船,完全没有必要,投入巨资建设灯塔。 苏蜀把自己的目光转移到岸上。 他发现进入魏国的国界,岸上一改往日的冷清,夜晚时有着点点烟火。 这种人间烟火,看上去比荒凉的海岸更让人舒适。 苏蜀不用思考,他就明白具体的原因。 祁国处在大草原,国民以游牧为主。 本就不多的国民,散落在草原各地,根本形成不了足够的数量,聚集成一个个城镇。 魏国所在的地方,却适合种地。 农耕文明必须要聚集在一起,才能产生持续生产的能力。 这些人形成一个个自然村落,村落一多,自然就会形成大规模居住的城镇。 ……………………………… 苏蜀打着哈欠,走出了宿舍。 他听到外面响起炮声,还没见识过军舰正式对敌,兴奋的跑出来查看情况。 苏蜀看到陆元琪参谋一副淡定的模样,他就知道炮声与帝国皇家海军舰队没有关系。 这么一支庞大的正规军,脑袋被驴踢的海盗,也不会招惹他们。 无论是魏国海军还是西方各国的海军。 他们见识到舰队的规模,更能判断出舰队的强大,同样不敢招惹帝国皇家海军舰队。 苏蜀好奇的问道:“哪里传来的炮声,炮声好像离军队不远。” 陆元琪参谋指着前方两点钟方向。 “小苏,炮声是从那里传出来,距离舰队应该不算远,大家都用望远镜观看。 现在海面上有些雾气,看的不太真切。 只要再等待一会儿,距离更近一些,就能看出来是哪两方势力在打仗。” 苏蜀看到甲板上的将士,已经把舰炮的炮弹放置在战斗位,炮兵随时能投入战斗。 如果前方的势力,真敢挑衅帝国皇家海军舰队。 都不用泰山号战列舰出手,随行的巡洋舰,就能用炮火淹没敌军。 苏蜀对于这事也很好奇,他拿起望远镜,向着前方看去。 他瞟了一眼航海钟的时间,现在是早上六点五十分,海上的雾气还没有散尽。 他从望远镜里,只能看到有不断闪烁的火光传来。 随着两者距离越来越近,再加上天空上太阳的暴晒,减轻了雾气的浓度。 前方是七艘船正在互相开火攻击。 一方只有两艘稍小的军舰,他们却压着对方五艘稍大的军舰。 两方的军舰都有着桅杆,一方是单层甲板,军舰显得瘦长。另一方是双层夹板,样式非常传统的西方风帆战列舰。 陆元琪参谋还没有看到两方具体的情况。 他语气坚定的说道:“占上风的那一方,只有两艘军舰,却压着对方五艘军舰打。 他们使用的火炮,运用了火冒技术。 这样才能以极高的换弹频率,用规模更小的火炮,打出火力压制。” 苏蜀笑着说道:“我也能看明白,弱势的一方,西方战舰样式太明显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