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漫长的航线 (第1/1页)

苏蜀体验了曹国鲁港的繁华。 鲁港作为南美洲的重要港口,他承接从南洋行省,顺着赤道洋流来到南美洲的商船。 这些商船直跑南美洲航线,顺着往返的洋流行动,速度比以往快了三成,还更节省燃料。 他们带来大华帝国的各种工业品,从鲁港运回海量的原材料。 苏蜀看到鲁国的特产咸鱼和鱼罐头卖的很火爆,但却不是最火爆的商品。 最火爆的商品永远是棉花、木材、铜矿。 这些都是大华帝国极度缺乏,价格很高的商品。 苏蜀还看到一个有意识的情况,远洋巨轮全部都是蒸汽动力。 实力强的商会,他们是万吨级的钢铁货轮。 实力稍弱的商会,他们是数千吨的木壳货轮。 但这些货轮都已经去掉风帆,换上螺旋桨。 随着合金冶炼技术的成熟,螺旋桨轴承耐久问题解决。 蒸汽机螺旋桨已经全面取代风帆,成为船舶最先进的动力系统。 货轮比军舰的动力系统,唯一的差别就是功率不行,跑的慢吞吞,比顺风时的风帆货轮还慢一些。 但蒸汽动力货轮,超强的运载能力,让众多商人无视它速度慢的缺点。 帝国皇家海军舰队负责后勤的货轮,能跟上舰队行动。 它们货轮的动力系统,那是专门采用军舰的动力系统,它与民用还有数代的技术代差。 苏蜀了解鲁港的情况,他跟随舰队后勤军官,在鲁港进行大采购。 这里作为联通各地的自由港,它的物资更加丰富。 除了无法购买到武器弹药,民用商品全部都能在这里购买。 苏蜀跟随者学习,军队后勤采购的技巧。 大量的银币挥洒下去,马头的工人把一箱箱物资,完整的运到停靠在码头边上的货轮上。 苏蜀一行人,登上货轮远离鲁港,他们与停靠在外海的舰队会合。 举起望远镜回望鲁港,苏蜀看到不断有从西方结队而来的船队,在鲁港接引船的引导下,把货轮开进港口。 曹国鲁港的繁忙程度,已经比得上帝国一个中等规模的港口。 推行耕战制度的曹国,只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就把港口规模发展成这么大。 苏蜀管中窥豹,他见识到强力中央集权所能爆发出的力量。 他再次登上泰山号战列舰,站在甲板上观察茫茫大海。 从人口繁密的鲁港,回道清清冷冷的战列舰上,苏蜀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陆元琪参谋拿着海图,走到苏蜀身边,他指着接下来的航线说道: “小苏,你看。 接下来的航线,在美洲西海岸,除了祁国有一个售卖硝石的货运码头。 其他地方很荒凉,除了大型矿脉的城镇,其他地方都没有多少人烟。 只有到达美洲东海岸,人员还算充足。 但美洲东海岸,一直是海盗频发的地段。” 苏蜀只是看着海图,他还没有见识过祁国的情况。 他就能推测出祁国大概的情况。 “祁王苏山,他辅佐父皇一起打天下时,在军中各大将领中,表现的就非常淡然,一直不争不抢。 父皇把他封在美洲最南端的山区与草原地带。 祁王苏山哪怕是建立国家,他表现的也非常淡然。 襄国是不想偏安一隅,但非常无奈,襄王苏鲤病重,世子年纪稍小又无法服众。 祁国是真想偏安一隅,只在自己国境内过着小日子。 但我看祁王苏山非常精明,他在曹国与魏国之间回旋。 只有曹国与魏国之间没有拼出胜负,这两个国家都不会盯上鸡肋一般的祁国。 再加上帝国在其中斡旋,祁国只要不内乱,他们的小日子会过得很安稳。” 陆元琪参谋也赞同道:“祁国的做法非常合适,这片区域没有大规模的耕地,只有一些矿产资源。 祁国人口还算可以,又不是软柿子。 祁国想要向外扩张很艰难,但守住自身非常容易。 他都不需要做其他东西,只需要把境内的硝石开采出来卖掉。 那就能从帝国获得大量的军火,维持自身的安全很轻松。” 他们两人谈论着接下来的旅程与祁国情况时。 泰山号战列舰的锅炉已经高功率运转,他开始掉头南下。 ……………………………… 苏蜀打着哈欠,这一段路程很无聊。 他在太平洋上航行时,刚刚接触到海军,对海军的一切都很好奇。 哪怕是海军的常规训练,他都能维持着极高的兴趣。 现在帝国皇家海军舰队,再次进入到无聊的旅程之中。 周围只有少量的货船,他们根本不敢接触军队。 为了防止偏航,军队出事也能及时抢修。 舰队一直都是在海岸线附近行驶。 苏蜀在每天训练结束,他都用望远镜,观察岸上的村落,了解这些移民村落的生活状况。 在黄金城、红岩港、静安港辐射的范围之内,都有着大量村落在海边生存。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