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五年工业计划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乾清宫御前会议。 每一名官员桌前都摆放着一幅资源地图。 苏河指着这份资源地图道:“内阁的任期是五年,今天我们就议一议,五年工业计划。 这个计划,是针对内阁和少府的考验。 完成五年工业计划的目标,相关官员全体晋升。 完不成五年工业计划的目标,都察院将会详细调查,官员是否有渎职的行为。 五年工业计划,作为国家发展的总体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工业发展,离不开工人和原材料。 你们面前这份地图,就是国家资源地图。 工人可以逐渐培养,但原材料的分布,就决定了全国工业的布局。” 首相王仲策和少府令林文静,听到苏河的要求,他们立刻把注意力集中在资源地图上。 陛下说的很清楚,确立五年工业发展计划。 这就是对内阁执政的考核。 内阁完成这个目标,内阁官员就能留任再干一届,或是调到其他部门。 内阁完不成目标,所有官员都会受到影响,就没了晋升的希望。 王仲策对于工业的理解很浅显,但他从面前的地图上,也能看出来全国整体的工业布局。 对于工业最主要的铁矿和煤矿,大部分都分布在北方地区。 其中河套省的包头有大铁矿,鄂尔多斯有大煤矿,陕西省的神木县有大煤矿。 山西省大部都探测出煤矿。 河套巡抚魏时鸣作为炼钢的专业人才,他去河套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包头的煤铁工业。 少府在包头设立包钢,这个煤钢复合体公司。 顺天郡唐山府,也探测出大型的煤铁矿。 南方只有西南地区,探测出几个大型矿产。 东南地区,只有琼州府的石碌地区探测出大铁矿,缺少大型的煤矿。 王仲策看完资源地图,他建议道:“陛下,我们的探矿队伍,都是根据大明士绅开矿的情况,去各地探测矿产。 中原和东南地区刚刚收复,很多地方还没有探明。 现在就讨论五年工业计划,对这些地区是否不公平。” 苏河听着王仲策的建议,他回答道:“现在探测出来的矿产已经足够。 我们的工人和资金有限,最多只能设立五个大型的重工业中心,十几个大型的轻工业中心。 重工业就是以钢铁和机械为主,关乎着国家的安全,主要是少府投入。 轻工业就是纺织业等行业,主要是引导民间投入。” 苏河看着这张资源地图,除了包头和琼州,是他让探矿队专门探测。 大部分地方的矿产,都是根据大明工部的资料,进行的初步总结。 这张资源地图,已经能反映出,全国的矿产分布。 在他的记忆中,东南地区除了马鞍山,也没有大型易开采的铁矿。 东南地区的商人头脑更灵活,那里也更适合发展轻工业。 少府令林文静说道:“陛下,根据我们少府现在的能力。 我建议在包头、唐山、佛山三地建设重工业中心。 围绕这三地,建设一系列的配套工业。 包头的重工业中心,可以辐射西北。 唐山的重工业中心,可以辐射北方地区。 佛山的重工业中心,可以辐射南方地区。 这三个重工业中心,除了唐山需要重新建设。 包头和佛山两地,只需要扩充当地钢铁集团的规模。” 内阁大臣李志升,听到少府令林文静的建议,他立刻反驳道: “陛下,只建立三个大型的钢铁厂,这不符合国家的实际需求。 难道河南的农民,需要的铁制农具,所用的钢铁,还要从其他地方运输。 现在的运输成本非常高昂,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农具的价格飙升,不利于民间的稳定。” 林文静听到李志升的反驳,他无奈地说道:“我们少府核算过成本,国家只有建立大型的钢铁集团。 集中力量才能保证钢铁产量和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国家还不会亏本。” 李志升反驳道:“那是你们少府人浮于事,管理成本太过高昂。” 苏河看着他们的争吵,他没有插手。 官营公司,肯定会导致公司的管理成本高昂。 官营公司掌握着国家的命脉,它们也不是以盈利为目标。 苏河看到各方吵架,把所有的问题都提了出来。 他最后一锤定音道:“重工业中心,就按照少府所言,建设包头、唐山、佛山这三个重工业中心。 其他的重工业中心,等到培养的工人规模足够,再进行扩增。 各省各府允许设立官营公司。 公司除了正常缴税,其他收入可以用作官府的支出。 由各省根据自己的条件,办一些中小型的钢铁厂,解决当地一些民间用钢铁的需求。 三大钢铁厂,主要供应兵工厂、机械厂的用钢需求。” 苏河翻开少府和内阁汇报上来的钢铁产量。 “去年我们和大明,钢铁的总产量是十三万吨。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