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再添子嗣 (第1/1页)

好书推荐: 穿越之学霸修真

4333年(崇祯九年),三月三日,中午十一点。 王仲策焦急的在汉中医院妇产科病房走廊外面等待。 他作为内阁的首相,都没有办法进入到走廊内等待。 当然是病房里面的人身份特殊,走廊里面人的身份更特殊,他去不合适,只能让他妻子陪同。 今天妇产科病房里面是他亲妹妹王文君生孩子的日子。 自己妹妹两次生孩子,妹夫苏河都不在身边。 第一次生孩子时,妹夫苏河拿下四川,让他们从一个不大的农民军,一跃成为有一省之地的诸侯。 第二次生孩子时,妹夫苏河领兵消灭大明,他们将夺取大明的天下。 “母子平安,大家请放心。” 医生报喜话音刚落。 走廊内很快传来王太后高兴的声音。 “所有人重重有赏,每人都赏一百两银币。” 王仲策很快得到消息,王文君生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他让自己妻子,继续在这里等待,机会合适去病房探望妹妹。 王仲策离开医院,前往文华殿,今天是内阁扩大会议,准备商议很多事情。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生孩子不是赌命。 以前有近五成的死亡率,有医科圣手在旁边,也降低不了多少死亡率。 但现在生孩子死亡率降低很多,死亡率已经不到一成。 生孩子依然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事情之一。 妹妹王文君,才是他们王家的定海神针。 秦军即将获得胜利,妹妹王文君之前一直担惊受怕,即将迎来曙光,攥取最大的胜利果实。 他可不希望妹妹,在这个时间点出事。 秦王正在前线高歌猛进,后方出了事,那会极大影响前方秦军的表现,这是东伐大明,很可能就半途而废。 王仲策来到内阁,看到内阁大臣李志升,六部的尚书侍郎,还有都察院和大理寺的官员,都在等待他。 王仲策开心的说道:“王后顺利生产,母子平安,这是大喜事。 我已经让炎黄报社加刊,向全民汇报这个喜讯。 今天所有人都放假半天,让大家跟着一起庆祝这个喜讯。” 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全都放松下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之中。 王后真的出事,那将会对整个官场造成大动荡,还容易影响秦王在前线的作战。 现在王后没有事,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秦王又多了一个子嗣,增加了秦王子嗣抗风险的能力,哪怕有几个没有长大成人,秦王也不会断嗣。 内阁很快恢复了正常工作状态。 李志升最先发话,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工作之中。 “秦军在前线势如破竹,特别是北方战场,现在已经占领河南,正在攻占顺天府所在的北直隶地区。 王上在前线作战,我们绝对不能拖后腿儿,要稳定好后方。 为秦军提供足够的武器弹药和粮草。 春季已经到来,雨水渐渐增多,我们要做好春耕的安排。 陕西、四川、两广这些地方,已经完成土地分配。 我们有一件事,现在必须要做好。 北方官府要和银行配合,完成蒙古运来的耕牛贩卖工作。 南方地区是水田,主要的耕牛是水牛。 四川广东等地的官方农场,也养殖繁育大量的水牛,今年这些小牛犊已经长大。 这些是通过杂交配种,繁育出来的新一代耕牛。 百姓可能不熟悉这些新品种的水牛,南方各个官府要为这批耕牛提供担保,尽量把耕牛推广出去。” 李志升主要负责管理农业,现在农业产出,与人力投入息息相关。 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生产中,粮食收获之后,就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秦军加上为秦军服务的人员,有一百多万人脱产,今年春耕,他们没有办法投入到农业之中。 各省的农业必然会减产,为了弥补人力的不足。 只能大量推广耕牛,让耕牛代替人力,尽量让粮食产量更多一些。 李志升布置完这项任务之后,他继续说道:“对于湖广和河南,这些刚占领的地方。 当地巡抚衙门,会督促当地官员完成分田工作。 这个不需要我们负责,我们要让当地农民对我们产生信任。 为他们提供良种和农药化肥,这些都能让粮食产量翻番增长。” 科学院农业技术经过这么多年发展,经过汉中和四川的验证。 良种和农药化肥,能极大促进粮食增产。 特别是良种和化肥,表现的最为突出。 种植经过科学院培育的良种,再用化肥施肥,水稻和小麦的茎杆都又大又粗,麦穗和稻穗,比寻常的要大很多。 粮食产量直接翻倍,良种和化肥作用立竿见影。 有良种和化肥,这种短时间就能让农民见识到好处的东西。 用他们就能争取到当地农民的人心,让他们念着秦王的好,不再思念大明朝。 这两种东西用好,对于稳定人心有奇效。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