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财政危机 纺织机器 (第1/1页)

好书推荐: 得道长生

苏河刚走到凌云殿,就听到户部尚书李志升和工部侍郎苏五牛,他们在激烈争吵。 “必须付现款,一枚铜币都不能少,我们工部绝无赊账的可能。” 苏五牛语气坚定,回绝李志升赊账的请求。 现在哪个衙门都缺钱,工部管理公司的产品不愁卖,现钱才重要。 李志升双手一摊,道:“户部现在没钱,苏统领让我们必须要采购这批物资。 等到农民交税,我们户部就有足够的钱款。 我们户部大额采购,苏侍郎直接赊我们两个月,为什么不可以? 你这样做生意,太败人品了。” 苏五牛没有退让,严词拒绝道:“没有一丝可能,我们绝不会让步。 苏统领要你们采购物资,你们户部没钱,找苏统领去要钱。 我们工部所属的工厂,没见到足额的货款,绝不发一份货物。” 李志升听到这句话,他也被激起怒火。 都是同僚,现在时局艰难,统领府所有衙门都没钱。 苏五牛连一步都不让,太不会做人了。 又不是不给钱,只是先打白条。 李志升威胁道:“苏侍郎,你要是依然坚持到底,我就请求苏统领,把工部名下的工厂,转移到户部名下。 现在连外面的小作坊,都成立公司,按时缴纳税款。 民营公司可是我们户部管理。 统领府麾下的公司,不应该由工部管理,就应该由我们户部管理。” “你敢!”苏五牛瞪大眼睛,气哼哼的说道:“工厂在我们工部管理一天,就必须先付款后发货。 看不到钱款,我们绝不发货。” 苏河知道这两人在争吵什么? 引起他们争吵的主要原因,就是统领府缺钱。 养军队就很耗钱,苏河又提供廉价的小学教育。 每年一两银币的学费,只能维持教师的工资和食宿费用。 建学校的费用,必须由统领府提前拿出来。 与建学校类似,还建设祖庙、乡间卫生所。 修建直达每个乡的水泥路,在主要河流上建立水库。 这些都是以工代赈的方式,动员村民修建。 让村民在农闲的时候,能挣下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家人。 统领府拿出来的银币,大部分都是士绅抄家获得的银子。 现在除了不能轻易动用的应急款项,流动钱款已经花光。 现在官吏发工资,主要靠商税的收入开工资。 现在是八月分,还有两个月,就是粮食收割的时间。 根据统领府调查,很多村民现在还使用石制或是木制的农具。 天气多变,粮食抢收的时间很短。 如果农具不趁手,那对粮食产量影响非常大。 苏河让户部采购一批钢铁厂制造的农具,通过借贷的方式,提供给农民使用。 他还让户部,购买一批简易的农用机械。 苏河提高工匠待遇,给工匠发放爵位,已经取得一些成效。 钢铁厂有工匠研制出简易的农用机械。 脱粒机研发出来。 它可用于水稻、小麦、高粱、黄豆等作物的脱粒。 碾米机研发出来,能更方便给水稻小麦去壳,不需要在舂米。 舂米现在是一种刑罚,舂米工作劳动强度非常高,效率很低,去壳的效果又不好。 这些效率极高的能用机械,价格不算贵。 苏河准备为每个乡配备几套农业机械,提高粮食加工的效率。 户部购买农具的支出,还有今年第四季度预算,现在财政缺口很大。 李志升和苏五牛看到苏河走过来,他们都停下争吵,装作正常聊天。 “我听到你们刚才的争论。 户部缺钱,我让银行把最后一笔贷款额度给户部。” 李志升听到银行贷款,他松了一口气。 银行给户部贷款,也需要付不菲的利息。 但这是户部欠下的钱,富裕时还上就行。 户部有钱才重要。 有钱就能完成考核目标,他和属下的官位都稳固。 苏河走进凌云殿,今天凌云殿会议,主要讨论财政问题。 他觉得李志升和苏五牛,在凌云殿门前大吵一架,也是有向大家哭穷的意思。 作为最富裕的两个衙门,他们也怕其他衙门从他们那里争夺利益。 今天凌云殿会议特别长,各个衙门的预算,他们从上午讨论到下午。 连午饭都是在凌云殿内,简单吃了一些点心。 苏河砍掉大部分可有可无的预算。 剩下的预算,大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硬性支出。 砍掉这些预算,会出大乱子。 户部帐上,还存有二百万两银币。 这是统领府拍卖士绅资产,没收士绅家产,攒下来的银子。 大部分已经花掉,这二百万两银币不能动。 它是用于军队入蜀作战的军费。 苏河回想各个衙门收支问题。 三法司和吏部,几乎没有收入,他们花钱也不多。 工部掌管统领府设立的大型公司,它们不缺钱,但也没有存下钱。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