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夏粮丰收种玉米 (第1/1页)

4331年(崇祯七年),五月中旬。 汉中府和陕西甘肃部分地区,陆续开启冬小麦收割工作。 宝鸡府税务局大队长周骑牛,赶着一辆牛车,上面拉着最新出厂的多功能农用机械。 他赶回益门县岳父家中,帮助岳父家里收割麦子。 这是岳父拜托他,在府城买的机器。 他是汉中府人,升任到宝鸡府税务局大队长,在这里成家。 他岳父家里原先是一个小士绅家族,秦王苏河分地时。 岳父没有敢反抗,但为了保证自己家族的土地,所有人都分家。 连十几岁的女娃娃,都单独算一户分地。 政策一直允许这么做,甚至是鼓励士绅这么做。 岳父家是一个大家族,之前种地合起伙来一起种,收割也要合起伙来一起收割。 现在有大量的工厂,在农忙时节争夺劳动力。 岳父家族土地也分了几年,随着当地官府统治力加强,族长的权威也一年比一年弱。 岳父家族现在的土地,都是各家负责各家。 岳父家的劳力不多,又种着很多土地,只能通过机械完成。 夏天正是多雨的时节,不快些收割,小麦被雨水浇了发芽,大半年的收成就会损失掉。 周骑牛赶到岳父家里,他看着地里的麦子已经变成金黄色。 这些麦穗儿很大的小麦,是科学院农业所专门研发的特种小麦。 这种小麦的麦穗,要比普通小麦大很多。 “骑牛来了,收割机终于到了,我们正式开始收割小麦。” 黄礼看着自己的三女婿带着收割机赶来。 他非常惊喜,有收割机就能快速收割小麦。 现在想要雇人,都很难雇到人,壮劳力都在收割自己家的地。 等自己家忙完了,他们才会当麦客,帮别人家收割徒弟。 现在这天气变化无常,可不能耽搁农时。 周骑牛听到岳父的询问,他笑着说道:“这是新出的多功能机器,我还要把它安装调试好。 购买机器时,我专门学过怎么安装。” 周骑牛立刻开始安装机器。 安装收割机组件,这就是一个收割机。 安装机械犁组件,它就是一个优秀的犁。 安装播种机组件,它就是一个播种机。 这种多功能农用机械,可以收割很多作物,只需要换上不同的刀片。 周骑牛听说在汉中,有一种正在实验的机器,不需要牛或马,只需要蒸汽机,就能驱动这种机械。 它的大小是牛拉机器的五六倍,这种机械太大又不好操作,一直都没有推广。 周骑牛动作很麻利,他给收割机换上割小麦的刀片。 他把相应组件安装好,把机器套在了牛的脖子上。 下地试了试,可以快速收割小麦。 “岳父,机器已经安装好,可以让它下地收割冬小麦了。” 黄礼立刻叫来儿子黄平志,让他和姐夫学习使用收割机器。 学会之后,赶着牛下地收割冬小麦。 牛用力的拖着收割机在麦田中前进。 收割机飞快的割着麦子,让麦子向两边倒去。 后面有人立刻跟上,开始捆扎麦子。 黄礼一边捆麦子,一边叹息道:“家族的地已经分下去,就没办法合起来。 我二弟家的小崽子带头,只干自己家里的田,想要让他们收割其他田,必须要花钱雇他们。 这些人还振振有词,他们去府里工厂打工,一个月能弄好几两银币。 不能帮着家族打白工。 你听听,这些人现在都猴精猴精。 完全没有了家族大义,只顾自己的小家。 我盘算购买机器,只需要五年时间,我就能回本。 自己家的地收割完,我可以帮别人收麦子,收的钱比麦客更低一些。 收割机速度非常快,可以让麦子尽快收割完,很多人为了提早收麦,他们会雇佣机器。” 周骑牛听着岳父的生意经。 他知道这种情况必然发生,随着经济独立,又有法律的约束。 谁也不愿意被家族束缚,还要出力气帮家族打白工。 他们花费了数天时间,收割完五百亩地的麦子。 哪怕主要出力气的都是牛。 他们还要捆麦子,把麦子拖到晒谷场上晾晒,每个人也累得够呛。 周骑牛感慨的说道:“这是有机器,要不然我们这些人,绝对干不完。” 他瘫坐在地上,吃着妻子递过来的肉包子。 鸡肉馅的包子,没有猪肉馅的包子好吃,但也非常不错了。 黄平志凑了过来,道:“姐夫,你帮我劝劝我爹。 今年种完秋粮,我就要娶妻。 现在结婚,都要三转一响,出不起彩礼,看中的姑娘就要黄了。 我之前定亲的姑娘,人家不认这门亲事,攀上高枝,嫁给了其他人。 这个姑娘再黄了,我就变成大龄青年,之后很难娶妻。 我可不想找一个二婚带孩子,那就只能去实边,听说去实边就发老婆。”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