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饭桌闲谈 (第1/1页)

太子苏蜀等人绕着速生稻的实验田走了好久。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项技术取得突破,将会带来何种改变。 苏林看到夕阳出现在天边,他邀请道:“太子殿下,牛巡抚。 时间已经很晚,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我也应该尽一下地主之谊。 我们去研究所的食堂吃晚饭。” 太子苏蜀点头应道:“苏林叔,不要搞什么山珍海味,吃一些你们研究所的特产。 我之前对于农科院的技术认识不够,见识到速生稻的价值,我才知道以前见识浅薄了。” 苏林点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其实是很多人的想法。 很多人听到我们研究种地、养猪、养鸡,都会不自觉的翻白眼。 心里想着只是种地养畜生而已,这有什么好研究。 这次我给你们上研究所的特产,食材的价值不高,但技术本身价值极高。” 牛什锦刚刚来到南洋,他之前准备像是在北海等省,一切从头开始。 他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大的功绩,只要种好速生稻,南洋全体官员升迁的功绩就不用愁了。 本来无望阁部的牛什锦,他也有一丝高升的机会。 牛什锦看着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稻田,他惋惜的说道:“真想尝尝速生稻的滋味,可惜时节不对。 我今后还有机会尝一尝,太子殿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一碗速生稻做的的大米饭。” 太子苏蜀听到牛什锦这句话,他差点笑出来。 “牛巡抚,速生稻能一年六熟,苏林叔为什么知道它是一年六熟,当然是因为前五熟的稻米已经收割完。 牛巡抚想要吃速生稻,大米饭管够。” 苏林在一旁连忙说道:“牛巡抚这个小小的要求,我们还是能轻易满足。” 他们一行人前往研究所的食堂,来到招待贵客的包间之中。 太子苏蜀的侍卫,分布在食堂各处保护,有的侍卫直接进入食堂,监督大厨做饭菜。 苏林坐在靠门的位置上,每当食堂上菜的服务员端来一份菜,他都会简单介绍。 “这是鸡蛋炒西红柿,鸡蛋是我们精心培育的蛋鸡,一天能产一个蛋,每天都在产蛋。 这种蛋鸡一旦大规模培养,百姓就能吃得起鸡蛋。 西红柿是美洲找到的美食,这道菜有种独特的甜酸味儿,很是开胃。” “这是红烧肉与九转大肠,我们精心培育的华夏大黑猪,经过多轮的杂交育种。 让大黑猪能吃更多的食物,加快涨膘速度。 本来一年多才能出栏的大黑猪,我们已经把出栏时间缩短到十个月。 百姓今后养猪,至少能缩短两三个月的养殖时间。” “这道菜是酱牛肉。 这是我们专门饲养的肉牛,它是华夏黄牛与欧洲运来的牛进行育种,成功研制出的肉牛品种大黄牛。 这种牛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吃更多的饲料。 玉米豆粕制造的饲料,挑剔的牛很少食用,非草原地区养殖,牧草的成本太过昂贵。 有了这种牛,不需要在草原上养殖,帝国任何地方都能养殖。 这种大黄牛现在已经在帝国主要城市周边养殖。 只是因为《大华律》对于吃牛肉还有惩罚,这种大黄牛养殖数量一直不高。 我相信随着农用机械的普及,牛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降低,《大华律》关于吃牛的条款有所改变。” 苏林一连说了十三道菜,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是农研所精心培育的物种。 他最后端着饭盆搁到桌上的中间。 “这就是速生稻做的大米饭,大家正式开饭,吃的尽兴。” 他们开始吃饭,太子苏蜀对于速生稻的味道已经很熟悉,他只是小口吃饭,主要吃他喜欢的红烧肉。 牛什锦大口吃着大米饭,他眼神瞪大,不断在口中咀嚼着饭。 咀嚼半晌才咽下去,连忙加了一块酱牛肉。 太子苏蜀看到牛什锦吃饭的样子,他询问道:“是不是大米饭不好吃。” 牛什锦没有直接回答,他委婉的说道:“这与我常吃面食有关。 北方种的主要是小麦和玉米,这两种作物做饭难以下咽。 把他们磨成面,那就能做出来太多的美食。 突然之间食用大米饭,不太适应大米饭的味道。” 太子苏蜀哈哈一笑,道:“牛巡抚,何必说一些违心的话。 不好吃就是不好吃,速生稻的优点是一年六熟,产量巨大。 万物有阴必有阳,速生稻的缺点就是难吃。 具体的原因,我听苏林叔说过,但记不太清了。” 苏林连忙解释道:“植物的美味也需要时间酝酿,具体的原因还不太了解。 但根据各地农研所的数据,仅以水稻来说,排除品种优劣的影响。 经历长时间光照,一年熟的水稻,吃着最香甜。 江南地区的两三熟水稻,吃着就已经差点意思,但还有水稻的滋味儿。 速生稻接受的光照极短,它的味道可想而知。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