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事故不断的科举 (第1/1页)

“居汉中,大不易。” 郑子良走出廉价的旅馆,去外面的早餐店,买了两个大肉包子。 回到房间,继续观看一本厚厚的书籍。 他带着五百两银币北上,本以为足够用。 到汉中才发现,他想参加科举,欠缺的知识太多了。 五百两银币,只剩下二十两银币。 大部分都是购买书籍和参加一些屡试不中举人,开办的科举辅导班。 这些人水平不行,但基础很好,了解汉中这里科举的情况。 郑子良需要补课的科目太多了,数学他只能看懂一小部分,法律他需要从头学起。 身上的银币快花光,他也算把基础打好,剩下的东西辅导班教不了,买下很多书籍自学。 只剩下二十两银币,必须要精打细算。 科举真的失利,他还要在汉中找一个清闲的工作。 郑子良觉得自己除了当官,什么东西都不会做。 现在这个时代,也只有当官,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郑兄,在房间里面吗?” 郑子良听到是李盛名的声音,他立刻请李盛名进屋。 “李兄,上次见你,不是说已经考过知府题目,准备去广西思明府上任。” “郑兄,国子监祭酒大人通知我们,让我们多学习一段时间,会有更好的机会。 大人都亲自这么说,那谁还着急毕业。 一个位置好的地方,几年就能升上去。 我要去思明府,不出事儿,知府任满五年,能平调一个差不多的地方,那就算不错。 想要升官,基本没有机会。 郑兄,我是遇到了好机会,你真的错过了机会,希望不要后悔。” 李盛名有显摆自己机遇的意图,但他不只是来显摆自己,凑到郑子良身边,他压低声音说道: “你听没听说,这次科举泄题了。 听说是有个小偷,去礼部官员家里偷东西,直接偷到这是科举试卷。 小偷还上过夜校,认出了科举试卷。 直接把试卷高价卖了出去,不止卖给大家族,还卖给很多书店。 有些书店为了赚钱,直接把试卷印刷很多,大量售卖。 现在满大街都是这是科举试卷。 我给你也买了一套,现在这套题目肯定不能采用。 但可以通过这套试卷,了解到这次科举的难度和考察方向。” 郑子良接过试卷,开心的说道:“谢谢李兄,你这可是帮了我大忙。 我对于自己的水平一直不了解,有了这套试卷。 我就能对自己水平有清晰的认知。 针对薄弱点,有针对的学习。” ……………………………… 苏河看着首相王仲策和礼部尚书张佑枫。 他这几天一直接见各军的高级军官,听取他们对于统一战争的意见。 没有关注今年科举的事情,没想到就出了这么大的疏漏。 “你们说一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科举试卷怎么会泄题。” 礼部尚书张佑枫脑门儿冷汗直冒,之前一直是秦王和首相王仲策主管科举。 今年趁着衙门职能调整,科举由礼部负责,没想到还没开始科举,就出了这么大的疏漏。 张佑枫介绍相关情况。 “考官周桥,怕自己学识不足,判卷时出现错误,提前带一套试卷回家,自己做一遍题。 没想到他父亲病重,着急送他父亲去医院。 没想到小偷来他们家偷东西,把他带出来的试卷偷走了。” 苏河听着整个过程,科举试卷多套防线,防止试卷被带出,全部失守。 只是一名普通考官,就能把试卷直接带出来。 让他最生气的事情,张佑枫没有第一时间处理问题,还隐瞒这个问题。 要不是有人把试卷大量印刷,弄得满大街都是。 他到现在还不清楚,科举试卷竟然泄题了。 “周桥是什么人?为什么出现泄题,不第一时间汇报,及时处理。” 王仲策开口说道:“王上,周桥是张尚书同年好友。” “王仲策首相,你这段时间繁忙,但没有办法,再多承担一些任务。 担任这次科举的主考官。 礼部尚书张佑枫暂时停职,等待都察院调查结果。 通知都察院,严查科举考题泄露所有人。 这次科举试题全部废除,组织大学老师重新出题。” 礼部尚书张佑枫太让他失望,任人唯亲,办事能力还差。 之前照章办事,没出现什么大事。 让他担当科举主考官,第一次做这么大的事情,这就原形毕露。 张佑枫鬓角冷汗直冒,他觉得自己这次凶多吉少。 苏河吩咐完,他就直接走出房间。 张佑枫这个事儿,他觉得有些不同寻常。 苏河让佥都御史张胜北负责调查这个案件。 张胜北是都察院有名的酷吏,每次查案都牵连甚广,但不会冤枉任何一个人。 苏河同时让苏长胜暗中调查,看有没有蹊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