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发展工业(三)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顺天知府苏蜀率领顺天府主要官员,汇聚在通州县衙。 他们准备前往通州工业区,为即将竣工的工业区剪裁。 顺义知县李昌喜看到通州知县杜怀云得意的神色。 他在一旁小声嘀咕道:“占地千亩的工业区,仅用力一个多月就完工。 这不就是在骗傻子,完全不懂的人,都不会信。 李昌喜不会是建了一堆茅草房,我看他接下来怎么收场。” 其余知县听到李昌喜的嘀咕声,他们也比较认可这个想法。 时间实在是太短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起完善的工业区,这根本不可能。 他们作为京畿之地的官员,经常能见识各种事物,可不像穷山沟那些土老帽一样没见识。 想见起来工业区,那可不是把百姓移走,建几座茅草房就可以。 锅炉房的搭建,机器的摆设都有很大学问。 要不然蒸汽管道爆炸,导致大量工人伤亡。 原先的政绩就变成催命符。 李昌喜等人一副看笑话的姿态,他们推着自行车来到外面的道路上。 他们跟随通州知县杜怀云,一起坐车赶往工业区。 京城虽说能看到汽车,但这可是最顶级的奢侈品,一辆汽车的价格高达数万两银币,这可是数百亩土地的价格。 别说他们这些七品官,根本承受不起这样昂贵的价格。 哪怕是巡抚大人,能用得起汽车,那都是富裕的省份。 马车用着既不方便,养马的价格也非常昂贵。 现在大部分人主要的交通工具,那就是非常廉价的自行车。 工业区在县城郊区,他距离通州火车站和京杭大运河码头都不远。 李昌喜骑着自行车,向着四周张望,他就看到从火车站延伸过来一条货运铁路,一直铺设向工业区方向。 他惊讶的说道:“搞这么大阵仗,都给工业区铺上铁路。 早知道工业区的地位这么重要,当时说什么我也要尽力争取。” 李昌喜知县万分懊悔,他感觉自己错过最大的机会。 顺天府其余的县,因为自身条件,没有竞争的机会。 他可不一样,真的能不惜一切代价竞争这个机会,让知府大人感受到他的诚意。 这个机会有很大可能,落到他的手中。 现在事情已经定下来,完全没有更改的机会,只能看着杜怀云飞黄腾达。 顺天知府苏蜀看着崭新的柏油路从县城的方向,铺设到工业区。 笨重的自行车在柏油路上行驶,一点都感觉不到颠簸。 他看向陪同的通州知县杜怀云,夸赞道:“杜知县做的很不错,这条前往工业区的道路,未来是极为繁忙的道路。 我都已经能想象到,大量工人每天上下班,骑着自行车在道上的场景。” 苏蜀更喜欢骑自行车赶路,现在的汽车内部噪音太大。 蒸汽机运转的动静,哪怕是经过多重隔音,一般人也无法长时间忍受。 他们骑着自行车速度一点也不慢,在互相交流中,很快赶到工业区所在地。 众人抬头向前望去,前方是大片平整好的土地,很多工人在工地上活动。 他们盖房子的方法很奇特,与大部分人想象的都不一样。 这些工人用设备在地上挖出一个大坑,坑里灌上钢筋混凝土的大柱子。 工人以大柱子为支点,在上面架设以钢铁为骨架的房梁。 苏蜀看到有一个青年工人,他站在由木架搭建的平台上,手里拿着一根大铁钳。 旁边是烧的通红的煤炭,里面有着一根圆柱形的铁钉。 工人从煤炉中加起烧的通红的铁钉,他立刻向自己前方扔去。 前方的工人,熟练的用钳子夹在飞过来的铁钉上。 他立刻把铁钉塞露两根钢梁流出来的孔洞中。 与此同时,两个拎着铁锤的大汉,他们同时用大铁锤,敲击着这个铁钉。 砰砰几声巨响,就把铁钉红通通的末端砸扁,铁钉牢固的把两根钢铁房梁铆接在一起。 这就是帝国独步天下的钢铁铆接技术。 帝国的铁甲舰能在大海中行驶,这离不开钢铁铆接技术。 这是正在搭建工厂的主体,还有接近完工的工厂,他们正在房梁上铆接钢板。 一个由钢铁搭建的房屋,在工地上快速成型。 工地右前方,靠近铁路的地方,一座蓝房子已经搭建好。 李昌喜看到工地的情况,他立刻就明白,工地的建造为什么这么快。 工地的房子,根本不是一砖一瓦搭建起来,而是由一块块钢梁和钢板拼接起来。 李昌喜脱口而出道:“浪费,这是巨大的浪费。 上好的钢铁,做什么不好,竟然用来造房子。” 杜怀云知县立刻反驳道:“目光太过短浅,我们要追求效率。 这种钢铁结构的房屋,可以快速建造。 造钢筋混凝土的房子,至少需要半年,这么做的厂房只需要一个多月。 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打地桩和找平混凝土地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