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运河影响之两国合作 (第1/1页)

好书推荐: 绝世武神录

赵国世子苏敬鸿看到父王正在通过电报与其他王爷群聊。 他看着远方的电报机,脸上露出了渴望的神色。 自己的命令可以让人执行,这才是权力的本质。 这台电报机就是权力的保障,现在只是与其他藩属国沟通,获得其它藩属国承认身份。 一代的开国君主,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 他们这些二代继承者,没有一代开国君主的威望,必须要得到其他人承认,这才能名正言顺的掌握王权。 他羡慕苏振兴,襄王苏鲤身体每况日下,开始让世子苏振兴使用电报机。 这个动作在苏敬鸿看来,那就是交权的信号。 电报现在只是他们这些藩属国,了解世界局势的工具。 电报机能收到帝国主要报纸通过电报发布的内容。 随着国内电报机数量的增多,特别是位高权重之人,全部能通过电报联系上。 电报机的地位将会仅次于传国玉玺,成为新君沟通上下的工具。 苏敬鸿知道父王现在是非常健壮,等待父王的交权,只能一点点熬下去。 他如果活得没有父王长寿,国君的位置,将会便宜某个弟弟。 苏敬鸿看到父王苏熊刚交代好发送电报的内容。 他立刻上前禀报道:“父王,魏王派来的使者,已经来到黄金城港口。 魏王还给我们送来三万吨硝石。” 赵王苏熊听到世子苏敬鸿的汇报,他开心的说道:“你虎叔已经在电报上说明,两国要守望相助。 运河刚通航,魏国前来赵国路程缩短了数倍。 你虎叔听闻赵国缺硝石,战斗消耗消失的数量太快,他立刻决定支援我们大量的硝石。 有了你虎叔送来的硝石,这个是战争就不用担忧火药不足。 赵国的炮兵团,可以放开打那些土着和欧洲蛮子。 欧洲蛮子想要通过土着消耗我们弹药的想法,完全破产了。” 世子苏敬鸿听到父王这样说,他也露出开心的神色。 只有赵国对外接连胜利,解决一切对手,他这个未来的赵王,生活才没有那么多烦心事。 他可不想自己坐上王位时,每天都会提心吊胆。 他开心的赞同道:“父王,魏王确实帮了我们大忙。 我们要怎样感谢魏王?” 苏敬鸿知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他们不能想当言的索取,却不付出任何代价。 亲兄弟之间,长时间这个形势,必然会发生间隙。 更何况是赵国与魏国之间,这是两国外交的问题。 关系一旦经营不好,魏国上下一致认为赵国不可深交。 哪怕魏王是赵王的亲弟,两国的关系也不可避免大幅滑落。 苏敬鸿看到父王沉默,他再次补充道:“父王,儿臣想不明白,送什么样的礼物,能让赵国与魏国各方势力都满意。 送礼物就是为了维持两国的关系,如果送礼物还得罪人,那就不如不送。” 赵王苏熊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弟弟送来急需的硝石,他不可能回赠一船黄金。 金银这种俗物对一个国家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魏国也不缺少金银。 他送一船金银,有些显摆的意思,根本无法真实表达出他的诚意。 赵王苏熊抬头看向他挂在墙上的军事地图。 这份军事地图非常简略,上面连山脉和河流都不全,只能标注出各个势力大概的方位。 但他看向地图时,灵光一闪,已经有了主意。 他看向世子苏敬鸿问道:“父王已经想到合适的礼品,你认为应该送什么礼品。” 苏敬鸿听到父王的问话,他愣了一下,没想到父王会这么问。 他随后意识到,这是父王在教导他怎样处理与盟友的关系。 苏敬鸿边思考边说道:“父王,我认为咱们肯定不能送黄金。 咱们赵国特产就是黄金,但以魏王的富裕,不会缺少黄金。 我们送礼物,主要是体现赵国的诚意。 魏国送了我们最缺少的硝石,我们也送卫国最缺少的东西。 儿臣对于魏国的情况不太了解,想不到魏国最缺什么样的东西。 但父王经常与魏王交流,一定知道魏国缺少什么样的东西。 我想这也是父王胸有成竹的原因。” 赵王苏熊笑骂道:“你这个小滑头。 但你说的没错,我们确实要赠送魏国最急缺的东西。 你虎叔多次说过,因为之前魏国地处偏僻,那时获得消息的渠道,基本都是靠商人与报纸,他们的消息也相对闭塞。 咱们这些西海岸国家,可以趁着帝国海军淘汰装备时,收购了很多淘汰下来的舰船,还高价雇用了一批退役的海军士兵。 魏国却没有得到这个机会,他们现在的海军实力,不只是无法与邻国曹国相比。 他们的海军实力,连局势纷乱的襄国都比不了。 要不是西班牙海军那时候更菜,西班牙海军那时还装备前膛炮,在火炮技术上有代差。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