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最后的旅程 (第1/1页)

舰队很快抵达锡兰岛,这座印度南方最大的岛屿,同时也是海军第三舰队的主要军港之一。 军舰全部进入船坞之中,进行一次详细的检修,同时记录容易损坏的部位。 苏蜀经过这几天的思考,他决定做事要有始有终。 即使想念父皇和母后,也不必通过东印行省的铁路,直接回到京城。 苏蜀要跟随舰队完成最后的航程。 展铁提督宣布海军将士可以自由在港口活动。 锡兰岛作为大华帝国海军最早一批开发港口的地方。 印度地区被大华帝国占领之后,这里就通过海底电缆连上有线电报。 舰队的将士们,他们下船之后,第一时间没有去吃喝玩乐。 所有人都走向两个地方,邮局和电报局。 基层军官和士兵,他们可付不起高昂的电报费。 他们前往邮局,把写好的信件寄到邮局。 在锡兰岛寄出信件,经过邮局分拣之后,通过船舶与铁路运输,可以抵达大华帝国任何一个行省。 信件的邮费很便宜,哪怕是运到北海省,也只需要付出五文铜币。 将士们给家人报平安,交代自己一切安好,很快就会与家人团聚。 苏蜀与陆元琪参谋结伴前往电报局。 信件在路上寄送的时间,需要数个月。 电报传回消息的速度,连半个小时都不用。 兜里有银币,比较富裕的将领,他们首选通过电报传递消息,让自己家人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到自己的讯息。 陆元琪参谋感慨的说道:“西印那里刚刚占领,有线电报还没有联通,邮局也没有健全。 要不然我们早就把消息发回家里。” 苏蜀点点头,他看向突然繁忙起来的电报局。 海军有着属于自己内部的电报局,主要汇报军事相关的消息。 军用与民用是两个系统,将领给家人报平安,必须要使用民用电报系统。 苏蜀也不想特立独行,跟着一起使用民用电报系统。 锡兰岛电报局,平时只有不多的大商人,才需要通过电报紧急汇报消息。 电报局的管事看到有大量将领,来到电报局发电报。 他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知道又有远航归来的海军将领,通过电报给家人报平安。 电报局对于这种情况,已经有了充足的经验。 他们立刻开始排队叫号,同时让服务员通报发送电报的费用。 苏蜀看到电报的费用有所降低,现在一个银币可以不限距离发送十个字。 这比电报刚推出时,便宜了十倍,但依然不是大部分百姓能够承受的价格。 苏蜀排在较前方,他把写好的电报内容与电报地址交给电报员。 电报员脸色大变,立刻请示管事之后。 他满脸流汗,神色紧张的发送这封电报。 这封只有数百字的电报,不是他发送字数最多的电报,但却是内容最吓人的电报。 电报的开头就是【儿臣苏蜀启禀父皇】,电报内容简要汇报海外出行的情况。 电报员神色紧张,但他的手很稳,准确的发出电报上的内容。 他做完之后,立刻放松下来。 这份重要的电报,绝对不允许错误一个字。 因为发错字导致电报出现歧义,他的职业生涯从此就结束了。 大部分人发完电报就离开,前往港口中玩乐。 因为他们知道,家人收到电报之后,没有必要回电。 苏蜀没有离开电报局,他要等待父皇和母后回电。 半小时过去,苏蜀收到两封电报。 父皇苏河发来的电报,支持他继续最后的旅途。 母后王文君发来的电报,字里行间满是思念之情。 苏蜀把这两份电报仔细收好,他在岛上买了数份报纸,拿回房间观看。 他已经两年没有了解到帝国的情况,现在只能通过报纸,间接了解帝国这两年来,发生的大事。 苏蜀最先关心的事情,帝国有没有立储。 他看到帝国没有确立储君,民间连储君的讨论声音都很弱,这才放心下来。 苏蜀最担忧的事情,那就是他出海这段时间,父皇突发恶疾。 这样只能立储君监国,他不在国内,那就与储君之位毫无关系。 报纸上讲解的大事,除了苏蜀最关心的楚君之位。 那就是帝国首相的更迭,魏时鸣致仕,钱明义成为首相。 首相更迭,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魏时鸣正值壮年直接致仕,这件事情就很不寻常。 背后必然有着明争暗斗,苏蜀从报纸上的只言片语,他根本看不出来。 苏蜀读完这两年的报纸,舰队也在锡兰岛完成检修工作。 舰队继续起程,没有向北前往东印行省与缅甸行省,直接东进前往马六甲海峡。 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时,苏蜀站在泰山号战列舰的甲板上,观察着马六甲海峡的盛况。 这是他见到,最为繁忙的海峡,出入海峡的商船络绎不绝。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