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京师【2】 (第1/3页)

好书推荐: 镇军将军

第263章京师【2】

……紫禁城慈宁宫……

此时慈宁宫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到处是顶盔掼甲巡逻的清兵<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无数太监、宫娥都在紧张的收拾金银细软,他们有预感,太后会如同几十年一直以来的风格那般,准备溜之大吉。这不是慈禧第一次这样做,也许更不是最后一次。

慈宁宫内灯火辉煌,小儿手臂粗的蜡烛不要钱一般的点了上百支,将慈宁宫照的如同白昼。角落、茶几下放着火盘,洒着暖人的气息,驱散着十月的寒气。

慈禧端坐在主位上,此时的她还一副威严的模样,苍老上脸上,眼睛锐利,似乎能够砍头人心。她看着那桐,沉声说道:“外面战事现在怎么样了?”

那桐登时吞吞吐吐,半响都说不了一句意思完整的话。

慈禧有些怒了,重重一拍扶手,道:“是不是现在把哀家不当事情了?还是说你这个九门提督对北京城的事情都管不了?不明白了?”

那桐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只好老实说道:“假洋鬼子已经打到正阳门了,宋庆在外面指挥兵马来救援,只是都近不了正阳门就被假洋鬼子麾下的台湾蛮兵击退了。”

慈禧哪怕城府再深,此时也禁不住脸上闪过一抹惧色,沉默了半响,问道:“启秀呢?有消息回来了吗?”

“尚未!”回答的是载漪。此时他一脸惊恐,浑然没有一点军机大臣的风范。

慈禧心中骂了一句朽木不可雕!

“太后,要北巡吗?”

说话的人有气无力。而且敢如此说话的人,大概也就只剩下已经病得快死的恭亲王奕?了。

此时恭亲王奕?已经不是坐在椅子上,而是躺在抬进来的软榻上。

慈禧眼中闪过一抹犹豫,北巡,说白了就是逃跑,这样的事情慈禧不是第一次干。第二次鸦片战争,慈禧就和咸丰帝一同到了热河避难。那一年咸丰帝病死在热河,最终没有活着返回。

慈禧不甘心再一次北巡。但现在这个情况,不北巡,自己留在紫禁城内,会怎么样?

“陛下……怎么办!”慈禧最后还是动了逃跑的心思。只是她对于光绪帝的处置,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载漪能够做到军机大臣,到底有几分狠辣:“陛下自幼多病,恐怕不能够长途跋涉。”

载漪这话,自然不是说将光绪帝留在北京城了。他的意思是,弄死皇帝吧,带着他逃跑,可不容易,万一惹来宋哲追加可就麻烦。

慈禧登时犹豫了。倒不是慈禧念及亲情。到了慈禧这般地位,早已经锻炼出了一颗铁石心肠。慈禧犹豫的是,弄死光绪帝简单。只是怕落人把柄,毕竟光绪帝恰恰好在这个关键时候死了,很容易掀起民间争议,乃至于让宋哲顺势扶上一个其他的皇族当傀儡皇帝。

即使慈禧和光绪帝再怎么争斗,不可否认的是,慈禧这一生都在竭尽全力的维持着满清在中国的统治地位。

比起一个不知道谁的傀儡皇帝。慈禧宁愿将光绪帝留给宋哲,至少光绪帝是一个成年人。还做了二十多年皇帝,宋哲想和光绪帝争夺权力,要比对付一个小孩子皇帝困难很多。

那桐不知道慈禧想什么,他还顺着载漪的思路在琢磨了好一会,说道:“陛下身体是不太好,是不是先立太子呢?”

那桐这话就有技巧了,他不提杀不杀光绪帝,就问要不要立太子,这世界上就是对慈禧的一个试探<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老佛爷,你看要不要弄死皇帝啊?弄死后,让谁当太子啊?

慈禧更是纠结,没有开口。

载漪却误认为慈禧默认了,当即赤膊上阵,开口说道:“臣子爱新觉罗.溥儁颇具天资,且贵室血脉,可为延续天子血脉!”

那桐眼睛一亮,心里面说,这个载漪这一手厉害啊!

爱新觉罗.溥儁,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次子,道光帝的曾孙,光绪帝的堂侄子。其实要轮血脉亲近,爱新觉罗.溥儁还真算不上最靠近皇位的。光绪帝虽然还没有儿子,但别忘记光绪帝还有好几个弟弟在,五弟醇亲王载沣,六弟不入八分辅国公爱新觉罗.载洵,已经过继为钟郡王奕詥嗣子的七弟“镇国将军”爱新觉罗.载涛。

自古以来立太子或者皇帝基本上有三个惯例,立嫡不立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