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军机处改革 (第1/3页)

好书推荐: 至强分身

第277章军机处改革

宋哲的效率很快,第二天就上表,建立类似于责任内阁的军机处。

首席者为领班军机大臣,其下设有外务大臣、度支大臣、军务大臣、商务大臣、法务大臣、邮传大臣共六名军机大臣。

实际上这个个新的军机处,已经是挂羊头卖狗肉。不再是当初雍正为了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军机处了。

而是一个类似于内阁的地方<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不过宋哲并没有准备亲自出任领班军机大臣,宋哲推荐李鸿章担任领班军机大臣。李鸿章要资历有资历,要威望有威望,要能力有能力。

宋哲还知道李鸿章在一九零一年处理八国联军入侵而签订的《辛丑条约》后就病逝。换言之距离现在李鸿章只有一年多的寿命而已。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宋哲不是官场中人,压不住现在中国的局势。至少现在中国东南的总督、巡抚就不甩宋哲,钱也不上缴了。要不然中国再穷,也不至于户部只穷到只能够挤出三百万给宋哲扩军。

外务大臣:是处理国家外交任务的,比如两国经济上的合作和决定停战时的谈判的。宋哲推荐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伍廷芳担任。

伍廷芳广东新会人,而宋哲也是新会人,两人算是老乡。

当然,这不是宋哲选择伍廷芳的原因,伍廷芳的能力和出身非常符合目前朝廷的要求。

伍廷芳1874年自费留学英国。入伦敦学院攻读法学,获博士学位及大律师资格,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

和英国人关系不错,至少在英国在东方大本营香港任职,和一些在话英国权贵说得上话。

洋务运动开始后,1882年进入李鸿章幕府,出任法律顾问,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等。189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签订近代中国第一个平等条约《中墨通商条约》。

宋哲自然不是对伍廷芳百分百的信任。他安排了前中华民主国外交部.部长陆九卿担任礼部右侍郎,算是往外交上安插了心腹。

度支大臣,职权和户部差不多,都是管钱的。

这个自然是由康有为担任了。

军务大臣顾名思义管理军权的。宋哲当仁不让的担任此职。其实宋哲不当领班军机大臣还有一个牵扯到军务大臣的原因。宋哲麾下没有一个能够拿的出手的名将,能够担任军务大臣一职。

小罗伯特.李、威廉等人可以,但他们是外国人。

冯西山、汪典文则是资历太浅了,没有足够的战功支撑。

商务大臣就是醇亲王载沣的了,还担任着总理衙门的醇亲王载沣怎么可能不担任一个要职。

法务大臣:监督大理院及京、外审判、检察,以维法治。

经过种种考虑,宋哲最后推荐唐景崇担任。

这个名字是不是有些熟悉呢?

没有错,这个唐景崇就是台湾民主国第一任总统唐景崧的胞弟,担任左都御史。唐景崇虽然是唐景崧的胞弟。但要论起做官唐景崇却要比哥哥强不少了,早朝过后,此人果断投靠宋哲。而且替他哥哥做下的事情表示悔恨。

谈话中隐晦的提及唐景崧的近况,自从抛下台湾逃亡回国后,唐景崧的日子也不算好过。先是革职查办,还差点比捉拿到京师。不过当时唐景崇担任礼部左侍郎,还曾经担任乙未年科举考官。在唐景崇的帮助下,唐景崧这才免去牢狱之灾<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即使如此也不能继续为官了,回了广西老家修建书院。

近年来搭上了康有为的路。弘扬新学。不过戊戌政变的事情发生,差点没有把唐景崧吓得半死,现在还在家里面养兵。

既然唐景崧日子也不好过,宋哲自然不会迁怒他的胞弟唐景崇了,最后欣然接纳了唐景崇。

邮传大臣:邮自然是指邮票等,传则是交通。这个部门主管:航运、铁路、修路、电报局、电话等都归邮传大臣管。

邮传大臣重要性不言而喻,宋哲这次没有搞什么平衡,直接让台湾首富林维源担任邮传大臣。

当然林维源也是有这样的资格担任这个职位。

林维源一直以来陆陆续续都有给清朝捐钱,清朝自然不能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