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288节 (第1/3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韩鹏飞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了。

韩海也没有办法,换做以前肯定闹着要离婚,但现在好歹家里面有个活人,总比没那么一个好,就算彭彩兰再不靠谱,至少没给他把儿子弄丢,他还得忍。

等到哪天忍不了啦,他就带着儿子走,谁这辈子也别打扰谁。

——————

范晓娟已经十来年没回村里过年了。

比起胡同里,村里面年味更浓。

临近年关,村里面都挂起春联、大红灯笼,村里面的路也修好了,下了公交车就是村里的小路,现在租房的学生们也都回去了,处处透着冷清。

范晓珍早就给自己放假了。

晓敏的理发店要到过年那天放假,放到正月十五,两姐妹忙上小半年,也总算是得了空闲。

范晓娟还记得小时候,生产队那会儿,队里临近年关都会杀猪,小孩子们一听到猪嚎叫,就跑出去看热闹。

队里杀了猪,就有了年味,各家各户能分到猪肉。

这个时候范大舅就忙了起来,趁着队里面乱糟糟的时候,家里面要偷摸着杀鸡。

对的,那会儿每家养多少鸡都是有份额的,按照人头配。

人多的家里能多养几只,一般人都拿鸡蛋换点小东西,除非家里有孕妇,有小孩,谁舍得自家吃鸡蛋啊,而且这鸡蛋到了冬天就越发少,各家各户囤着鸡蛋都舍不得吃。

范姥姥就会叫范松范庭两兄弟把鸡杀了。

杀完鸡,再把偷偷养着到两三个月的鸡崽子拿出来完美替换。

一般人不会察觉。

那小鸡崽子跟性命一样,养在屋子里,小时候不会叫唤,等大一点别人察觉的时候,范家的老母鸡已经宰了。

一比一替换,谁能说句闲话?

等过了冬,入了春,到了二三月间,这些鸡崽子刚好长成,能接上杀掉的母鸡的茬,春上又能收获一波鸡蛋。

这就是老人的生活小智慧。

因为姥姥胆子大,会划算,范家比一般人都生活的好。

范晓娟一行人坐车到村里的时候,村民们也都闲下来了。

今年没人种地,闲下来的时间比往年还好,还因为当下房子好租,也有不少人忙着准备开春就动工盖房子。

比起旁的村子,因为宅基地没有拆,还算是幸运的。

旁边的红岭村连宅基地都拆了,虽说是补了钱,还补了房子,但碰到那种把不住钱财的子孙,还不如不拆呢。

早先白山村的村民都羡慕红岭村一拆拆了个遍,以后分楼房,现在口风都变了。

还是自家有宅基地好,盖了房子就能收租,这租金可不比现金香多了,源源不断的有钱进来?

“晓娟呐,回来看姥姥?”跟范晓娟打招呼的,就是村民之一三婆,因着范晓娟这房子盖得好,不少人想要找她取取经,范晓娟落落大方,不仅让人参观了自己的房子,还给人传授盖房子的经验。

范小舅就让她别跟外面人说这些生怕别人的房子盖起来了,影响到自家租房生意,范晓娟心说他不懂,以后京市建设起来的速度多快呀,要是因为别人家盖了房子,影响到他们出租房子,那就是扯淡!

相反的,村里人口越多,以后配套也会越好啊。

果然,以前公交站离村里老远,因为这里多了很多人口的关系,公交车也在白山村多停留一站。

因为公交车到了白山村,愿意来这边租房的人就更多了。

你看看,事实上不会因为你教会别人而导致自己的生意被抢,只要人流起来了,白山村的房租还得涨,近十几二十年,农民的自建房都是趋势,他包容性强,接纳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社会基层的人。

村里人都觉得她人好,又对她佩服的不得了。

“过来过年,今年不是新房子落成嘛。”范晓娟笑着说,虽然七大姑八大姨的,大半她也不认得了,不妨碍大家在一起聊家常:“你们聊啥呢?”

“哎哟,在聊隔壁红岭村呢,他们村不是也拆迁了么,今年腊月可热闹了,肖兵他们家你认识吧,跟你大哥是同学的,他们家拆迁分的钱最多,结果一个腊月都让他糟蹋没了。”

“哟,怎么回事呢?”范晓娟惊讶,肖兵她是认得的,以前家里赤贫。

其实拆迁户出事儿,也不是肖兵这一家,以往她看了报道,对早期的拆迁户的描述,那简直就是一个行走的钱罐子,谁都知道拆迁户有钱,那诈骗的,卖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