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381节 (第1/3页)

好书推荐: 大明危局

“行,买房好。”秦江把刚想说的话咽了下去:“那个什么驴。”

范晓娟又要想到昨天说的那些话了,笑的仰不起来。

这家伙其实很土的,他自己什么都不懂,还知道一个驴,估计心里琢磨着,以前生产队的驴也不值钱啊,怎么做成包这么值钱。

“那叫lv。”范晓娟说。

前世她没接触过这些东西不懂,国外其实背着这些的也不多,刚开始回国来看见满大街的年轻人背着这包,也给秦星辰买了一个。

结果秦星辰看了logo就跟她说这是假货。

还是仿得不太好的假货,油边儿做的就很假,都发红。

气得范晓娟要去找那家店的店主,最后让秦星辰给拉住了,跟她说:“妈妈,咱们要买当年就该在欧洲买,便宜,回来买这玩意人至少贵三分之一,我不爱这些玩意儿,您以后也别买,别给人骗了钱,这包金贵,背着出去还要提防被人盯上了。”

范晓娟当时心想,那么多年轻小姑娘背呢,她还以为挺便宜,结果最便宜的都要好几千,不过她也没买过这些东西,除了护肤品她用的东西都不贵,这样想来,她也要买一个,时髦时髦。

这会儿在大街上背着lv是一件可土豪的事儿了。

秦江也不知道那个驴到底多贵,不过出去看见好几个女的都背着那包,就跟范晓娟说:“那你也买一个,不不,你爱买多少就买多少吧,反正出去玩一趟,高兴了就行。”

这会儿去香港已经很容易了,签个自由行,从福田口岸过关。

范晓娟是直接坐飞机到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从机场就有大巴到市区,她跟陈冰两人出了机场打着出租,直接就到福田口岸。

两人穿着打扮,看着就不像是本地人,加上范晓娟一开口就是京腔,司机大哥了然于胸:“从首都过来的吧,我经常接首都那边过来去香港玩的,也像你们这样拎着个小箱子,回来就不要把贵的东西连着票子丢行李箱了,容易被海关叫到小黑屋。”

起征额是多少范晓娟不清楚,但是听司机大哥那样说了,就竖起耳朵这样听着。

那司机估计也是很能侃的,还传授了各种过关的经验。

什么罗湖口岸回来查的严啦,贵重物品放身上带着啦。

最后总结经验,除了看着特别扎眼的,其实像她们这样拎着个小箱子的,一般都是游客,也不太查。

“不过这个我也不能保证的哦,我同事每周日都去香港,也没人被查过。”

其实这会儿汇率也不划算,港币比人民币值钱,代购这个行业并不算很发达。

代购真正兴起,还是从人民币贬值跌到1以下开始的,现在除非那种特别扎眼的,一般人过关都不太查。

司机师傅是个很会聊天的外地大哥,听说她两是从首都来的,忙说:“这疫情还没有结束啊,香港也才解封,现在过关的也不多啦,你们是不是要去香港那边生二胎,这个我也有资源,可以介绍的。”

范晓娟礼貌的笑笑。

于是司机大哥又开始介绍起来二胎中介以及过港生二胎的各种好处。

这会儿还有计划生育,有些人是为了避开高昂的社会抚养费,专门跑去香港生仔,有些人则是想要香港的身份,总归都不合法,过去也没有保障。

陈冰偷偷在旁边笑,觉得南方人脑子可真好。

生孩子,也能做成一个产业链。

不过南方的天气可真闷热啊,现在是夏天,坐在车里开着空调,陈冰都忍不住用手扇风。

司机师傅看她们是从北方过来的,就笑笑,还说:“到了香港就好啦,地铁上你们女人怕冷,要多备一件衣服。”

果然,被司机师傅这样一提醒,两人上了香港地铁,就感觉到透心凉。

这会儿过去,没多少人,从福田口岸过去香港有地铁。

两人没有八达通,就买了单程票。

车一开起来,范晓娟就冷得直哆嗦,过来的时候没考虑到这个问题,两人都没带外套,结果两人只能挤在一起取暖。

地铁走到沙田,陈冰就扛不住了。

两人下了地铁,找了家商场,随便买了件薄外套,干脆直接打车去旺角。

旺角算是香港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前在港片里面也经常看见,一路过来出租车师傅飙车技术可以,在狭窄的道路上飙车完全不受影响,还用声音的普通话讲:“黎生都跳楼啦,也只有内地土豪来香港买楼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